2014考研沖刺:調整心情 克服“畏難”情緒
[摘要] 考研是件“苦差事”,難免會產生畏難情緒,無法深入學習。其實畏難情緒本身并沒有什么危害,但是它會產生連鎖的問題使我們考研路變得困難。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它,它就不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麻煩。

考研是件“苦差事”,難免會產生畏難情緒,無法深入學習。其實畏難情緒本身并沒有什么危害,但是它會產生連鎖的問題使我們考研路變得困難。很多人都有拖延、執行力差的問題,其實這就是畏難情緒的一種表現。
比如要做一道題,但是花了很長時間也沒能做出來,還要多查一些資料。這時,要么在查資料時做了別的事,要么干脆放棄——算了,不找了!結果就是本來該做的事被拖延了好久,錯過了復習的大好時機。與此同時,還會帶來自責感、負罪感等負面情緒,更有甚者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伴生出焦慮、抑郁……給考研過程乃至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畏難”的字面解釋是“害怕困難”。但其實重點在“害怕”上,而不在“困難”上。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畏難情緒的時候,說明我們在害怕某些事情,可能并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去做這件事的結果讓自己無法接受。例如,當對考研復習有畏難情緒的時候,可能是害怕自己努力學習后考試依然失敗,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無法接受。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學習,即使考的不好,也可以歸因于不努力,而不是自己能力不行。也可能是害怕考試通過,沒有弄清楚為什么考研,總想著讀研并不是自己要走的路。也或許是害怕在復習英語的時間花費太多而耽誤政治復習,而拖著不開始復習英語。產生“畏難情緒”的原因聽起來很沒有道理或者是荒唐,但是有時候這恰恰是事實。
既然“畏難情緒”會大家給帶來如此大的危害,那么要怎么才能消除或者減少這些危害呢?
自己反思為什么會有畏難情緒。是害怕學了也不會傷害自信心,還是害怕真的考上了失去其它的選擇?還是什么其它的原因。找到了根源問題就解決了一半。除此之外,我們給大家推薦幾種實用的方法來對付“畏難”情緒。
重新解釋情境。
畏難的前提是我們認為面臨的事情是困難的,如果我們不把面前的事情看成是困難的,“畏難情緒”自然消失了。當年,蘇軾兄弟要參加考試,考前感到非常緊張,問父親怎么辦。蘇洵呵呵一笑,說道:“你們只當去看大戲。”當時,看戲是蘇軾兄弟最喜歡的休閑娛樂活動。于是,兄弟倆抱著這種心態,輕裝上陣,結果成績斐然。其實,考研也是如此。只要你把目前的情境重新解釋一下,心態或許就會大為改觀。比如你認為英語很難,不愿意學,但是你喜歡玩電腦游戲,因為你覺得游戲比較刺激,富有挑戰性。這個時候,你不妨將英語重新解釋一下,將其當作一種游戲,告訴自己,不就是另一種文字游戲嗎?我一樣可以玩得轉。抱著這樣一種游戲的、挑戰的心態去學習,你會感到輕松自信許多。
合理的設置目標。
所謂畏難,其實就是要求高,要求高才有難。放低要求,先啟動起來再說。古語有云: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可以試著調整學習目標。目標要是自己可以“跳一跳,能達到”的,并非遙不可及。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知道了起點我們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衡量一下起點水平和目標水平之間的距離,然后根據自己的能力設計分階段的目標。復習時有畏難情緒的同學,往往會將目標定的過高,所以你要在自己定好目標的基礎上減少30%的量,把大的難的任務分解為若干小任務,更容易實現,就算沒完全實現,也能部分實現。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當你完成幾件事的時候,會發現考研也沒那么難。
將時間折合 。
假如,你遇到一件不情愿做而又必須做的事情,那么,就將其簡單折合為完成它所需要的時間,用“時間”取代“任務”,然后再評價付出這個時間的難度,通過這樣的轉化就可以過濾掉或屏蔽掉原有的負性情緒。你該下樓取報紙了,卻又懶得做,想拖延。這時,不妨采用時間折合法,“下樓僅僅需要兩三分鐘的時間,這么點時間閑著也是閑著,倒不如下樓當作運動”。學習英語的時間到了,想多休息一會兒。可以這樣告訴自己,“看一篇英語短文也就需要十分鐘左右,如果用這十分鐘來看電視,看不到什么東西就過去了,不如用來學習英語。” 通過這樣的轉化,行動就會在沒有太大壓力的情況下發動起來,堅持一下,慢慢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學習甚至會成為一種生活的需要。
學會求助和傾訴。
“畏難情緒”比較重的時候可以找考研伙伴、朋友、老師來求助,即使他們不能真的的幫上你,這也是一個宣泄壞情緒的過程,會有利于你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復習中。
有時候“畏難情緒”并不能完全消除,那么我們就要盡量減少它帶來的影響。在這些影響中,以分心和拖延表現的最為普遍。特別是當復習不下去的時候,會愿意做任何其它可做的事情來讓你緩解焦慮的情緒。這時你需要盡量減少身邊的誘惑,比如手機、電腦、雜志等。如果這些是你生活和學習的必需品,那么你至少可以刪除里面的電影和游戲。當你覺得這些分心物也很無聊的時候你就不得不繼續投入到學習中了。
其實,考研復習中的“畏難情緒”幾乎會發生在每一個考研同學的身上,不用擔心,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它,它就不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