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劉明在大西洋邊留影
剛踏上安哥拉的土地時,那里破敗的街巷、低矮的土房子、黑臭的河流和罵罵咧咧的黑人,一度讓劉明感到害怕、后悔。如今,重新背起書包,在校園里安靜地上著課,他卻異常感恩那9個月,“很懷念大西洋的風,以及熱愛唱歌跳舞的人們。這段經歷也讓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出生于1992年的劉明,是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2012級學生。大一時,他成績綜合排名全班第一,大二時綜合排名全班第三,是公認的學霸。可在一年前的大三下學期時,他做了個令人驚訝的決定,申請休學去非洲當建筑工。
不顧家人老師反對
執意去安哥拉當建筑工
“什么,去非洲當建筑工人?腦子有毛病吧。”昨日,回憶起去年3月初,劉明說起要申請休學的決定時,他的姐姐劉慧說,家人覺得他的想法太不可思議,“我們家雖然是團風農村的,但他從小到大也沒吃過什么苦,一直在讀書嘛。當時還以為他是受了什么刺激隨便說說呢。”
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分黨委副書記張莎莎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當時聽到劉明這個想法,老師們都非常反對,“他在學院是‘明星學生’,去非洲工地打工,既有安全隱患,也怕他耽誤一年時間,影響到學習和畢業。”
大學上得好好的,為什么突然會有這個想法呢?劉明說,他并不是一時沖動。“當時已經上了兩年半的大學,但自己對社會了解不多。我們這個專業是應用型的,感覺自己的動手能力也不行。”去年3月,他了解到有一家援非性質的國內建筑公司在招工,且這家公司主要在安哥拉參建安置房、水電站工程,覺得干的活與自己所學專業密切相關,劉明便報了名。
劉明與家人、老師溝通了一個多月。最終,學校理解了他的決定,批準了他休學一年的申請。“但直到我去年5月4日從北京乘飛機去安哥拉時,父母和姐姐都是不同意的。拗不過我,他們只得一個勁地在電話里囑咐我要注意安全。”
最初也害怕想退卻
住四壁透風的鐵皮棚子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飛行,當地時間2015年5月5日下午,劉明和其他工友終于抵達安哥拉首都羅安達。他們工作的地方,是距羅安達700公里的一個小鎮。他們從機場坐上皮卡車,經過14個小時的奔波才來到工地。
這一刻,疲憊不堪的他,真的后悔了,“滿眼望去,是一條條破敗的街巷,一排排低矮的土房子,一股股黑臭的水流。街道到處都是垃圾,處處充滿異味。當地婦女頭頂著面包盆四處叫賣。”劉明說,尤其是在街上看到一些滿嘴葡萄牙語、罵罵咧咧的高個子黑皮膚男人,他就感到很害怕。住的地方,也非常簡陋,“國內建筑工地都有活動板房住,那里的住宿條件比活動板房差多了,就是用鋼管和鐵皮瓦搭蓋的,四壁透風。”
獲取更多考研資料請加QQ:2017小小考研團③ 475970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