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關于撰寫個人陳述的經驗帖層出不窮,其中也不乏精品。但這些文章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內容比較寬泛,偶有細致之作則往往會有太強的作者個人色彩,難以借鑒。今天將與大家分享的是撰寫保研個人陳述的若干重要原則與核心要素,諸君可根據需要自行取舍。
究竟什么是個人陳述?
無論是申請保研夏令營還是推免,個人陳述都是必不可少的材料。除了成績、論文、獲獎經歷等”硬貨“以外,老師們更主要通過個人陳述來詳細了解申請者的申請動機、學術潛力、思維方式、文字功底等情況。前文所提到的“硬貨”更多是一些硬的指標,是你保研的基本資格,而個人陳述則更像是在與老師對話,能讓老師判斷你是否適合讀研,并給對方一個接納你的理由。
個人陳述一般會有字數限制,這個限制一般在3000~5000字之間。申請者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如此有限的篇幅呈現一個真實、鮮活的自己,并讓老師堅信你就是那個他們需要的研究生。
【個人陳述】
個人陳述所應包含的核心內容
在我看來,個人陳述不論結構、形式如何變化,其核心要素始終是固定的,即說清楚兩個問題——“我為什么要選擇”和“我為什么能選擇”。“我為什么要選擇”著重說明的是自己選擇繼續讀研的原因,以及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專業和學校。“我為什么能選擇”則類似于人力資源管理中“勝任力”的概念,意在證明自己有相應的學術能力能夠勝任研究生這一角色。
我為什么要選擇
要回答“我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申請者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要讀研。只有自己堅定了讀研的目標明確了讀研的意義,才能夠說服別人相信自己是一塊讀研的材料。其次,需要說明自己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選擇的理由可以是出于自身的性格特點,也可以是自身對某一領域某些問題的興趣。總之要讓老師明白自己對專業的選擇不是因為一時頭腦發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最后要說明自己為何會選擇這所學校,包括學科實力、未來發展前景甚至飲食習慣、氣候等因素。
我為什么能選擇
個人認為,這部分是個人陳述的核心內容,能不能最終打動老師也大多在此一舉。寫好這部分的關鍵在于體現自己的學術修養和學術潛力。這部分一定不能簡單的羅列自己的經歷,要有一條主線將自己的學習、學術科研以及學生工作等經歷串聯起來。這一條主線可以是時間,即自己在大學里不同時間階段的經歷和狀態;也可以是某一個專業領域或者問題,描述自己接觸、進一步了解、深入研究該問題的經歷,從而串聯起自己學術研究的鏈條。常常有人說自己沒有什么學術研究的經歷,不知如何下筆。在這里我發自內心的建議大家,要深入挖掘、整理自身的經歷,因為你大學期間做的很多事情其實都與學術有關的。比如說你所閱讀的專業書籍,就是在充實專業知識,打下研究基礎;你所完成的課程作業、參與的課程討論,就是學術訓練。總之,就是深度總結自己的大學經歷,將其凝練到你所需要的方面。實際上,這種總結的過程十分重要,能夠幫助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做了什么以及還需要做什么。
下面為大家展示一段這部分個人陳述的示例,幫助大家理解。示例來了:
選擇了行政管理專業之后,我對自己大學本科階段的學術道路進行了規劃。大學三年,我按照“夯實專業知識基礎”→“積極參加學術科研活動,培養學術規范”→“嘗試獨立進行學術研究”的思路與規劃,結合每一階段個人的實際情況,開展學術訓練和研究。
首先,我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夯實專業知識基礎上。我認真學習了行政管理學、政治學、公共政策分析等專業課,并旁聽了社會保險、計量經濟學等非專業課程,同時在課下研讀了《改革政府》、《政治與行政》、《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等專業經典文獻,對行政管理專業的框架體系以及基本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課程學習之余,我積極參加學生工作,大學三年先后擔任班長、校學生會副部長、公共管理學院分團委副書記,在組織建設、管理當中運用行政管理專業知識,也加深了自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實踐出真知”。在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習中,我著重通過參與課題項目、科研項目等方式,加強自身學術規范與學術能力的培養,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知識。大學期間,我先后參與了2014年度四川省教育廳課題“XXX”等三個省級、校級課題,在課題中先后承擔了數據收集、文獻收集與回顧、實地訪談和問卷發放與統計整理工作。并于2012年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為隊長對成都市5所民辦養老院進行調研,撰寫題為《XXX》的調研報告。上述的課題和科研經歷,使我對于學術研究的選題與文獻回顧、研究設計、調查研究、實地研究以及定量、定性資料的分析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在老師的指導下提高了學術研究的規范性與專業性。
在學術水平、規范方面都已初步具備了能力的基礎上,我開始嘗試獨立進行學術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公共決策。我研究方向的選擇源于大二“三下鄉”時,我負責調研某縣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情況。調研后我發現,當地政府在依法行政、為民服務方面做得很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沖突。究其根源,是當地政府在決策時對基層情況了解不足,決策方法不夠科學。這個事件使我真切感受到了決策失誤的巨大危害以及實施科學合理的公共決策的重要性。所以我首先閱讀了大量公共決策的論文和研究成果。其后,我受到布坎南公共選擇理論的啟發,撰寫并發表了《XXX》,對我國公共決策現存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現在我正在研究XXX問題,并打算以該問題作為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和方向。
【考試點編輯:點點小編】
相關閱讀:
讀研課堂重復使用課件 為什么好課總是寥寥?
藝術留學最搶手的五大美國院校
“考研熱”一去不復返嗎?
在職考研聯考全面取消 專業型碩士成為主流
傳奇式無臂少年被劍橋錄取研究生
紅谷灘新區出臺研究生創業發展扶持政策
免費課程推薦:
萬偉2017考研英語全程通關班
2017考研專業院校選擇規劃指導
考研資料推薦:
米鵬2017考研政治考神系列圖書
2017備考,考試點名師為你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