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考研大時代:為什么一定要考研
[摘要] 2016年度研究生報名人數出現明顯反彈,2016考研報名人數以177萬創歷史新高,比2015年增長7%,部分省市甚至呈現大幅度增長態勢。如北京、遼寧、江蘇分別增長6.8%、11.7%、11.12%。
【考試點考研網05月16日】在經歷連續兩年報名人數的下跌后,2016年度研究生報名人數出現明顯反彈,2016考研報名人數以177萬創歷史新高,比2015年增長7%,部分省市甚至呈現大幅度增長態勢。如北京、遼寧、江蘇分別增長6.8%、11.7%、11.12%。
激增的人數正在詮釋考研已是大勢所趨,全民考研時代似乎已經到來。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就業壓力增大從而催生考研大軍。從考試點考研網對碩士研究生報考初衷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受就業影響而選擇考研的人數超過五成,提高未來就業競爭力、暫時不想就業都成為選擇考研的重要初衷。 那么問題是考研是否可以幫助大部分人實現自己對就業的“幻想“? 本科學歷持續貶值,很多崗位的大門只向研究生敞開 整體來看,研究生的薪資待遇要高于本科生,職業發展前景也更好。隨著國內研究生畢業人數和留學歸國人數的不斷增加,研究生學歷已經成為很多企業設置的一道門檻,很多崗位的大門只向研究生敞開。 以國家公務員(省部級及以上)招錄考試為例,除共青團中央、外交部及一些相對艱苦及冷門崗位外,大多數職位本科生連報名的機會都沒有,參公事業單位亦是如此。地方公務員省直單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諸如財政廳、組織部、宣傳部、發改委以及其它權力較大的職能部門,基本只招收研究生。 省會城市和相對發達城市的事業單位(體制內職位)對于應屆生的報考要求也提高到了研究生層次,比如一些乙級及以上等級醫院目前基本只要博士,重點初中、高中的教師也是非研究生不要。社會對于應屆生的要求越來越苛刻。 一些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大型私營企業也是非研究生不要,非985和211不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近幾年各個企業都會在畢業季招聘大規模的“管培生”(多見于餐飲和銷售行業),其招聘要求無一寫著本科及以上學歷。但事實上所謂的管培生不過是基層人員的變相叫法。各大企業之所以這么任性還不是因為本科生已經泛濫了。而一些涉及到企業核心的研發類崗位基本上只招收研究生,地區及省級設計院(電氣、建筑、水利、鐵路等)如今只要研究生,而且基本要求雙985、211且本碩專業一致。 研究生學歷可以獲得一個相對較高的起點,減少不必要的磨難 中國目前的發展氛圍整體還是很重視學歷、重視教育的——研究生考入公務員,一年轉正之后即是副科級干部(副主任科員),博士是正科級(主任科員),本科生則至少要五年。 國家電網2015年的招聘簡章對于博士、碩士、本科生在基層呆滿年限做了明確說明,分別要至少呆夠一年、三年、五年才能調動;各大銀行招收的應屆生必須在柜臺呆滿一定年限,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剛入職都要下基層,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等亦是如此。同樣都要進行基層鍛煉,學歷高的呆的時間短,學歷低的只能硬著頭皮熬。沒有關系、沒有學歷、沒有個人能力的大爆發,基本定在基層很難挪動,到處都是人才,競爭極為殘酷。 對于企業來說,一般研究生在基層實習磨練一年即調入研發崗,不會讓人一直干體力活,畢竟花大價錢招了人就必須用在刀刃上,否則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浪費。 一個相對較高的起點使自己在將來的工作中有較大的機動余地,同時一些相關硬性規定保護了自己不至于被過度壓制而導致長期不得翻身,減少了不必要的磨難。 研究生的收入水平普遍比本科生高 從現有數據來看,研究生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本科生。從國有企業的角度來講,剛進單位,碩士只比本科高兩級工資。兩級工資沒多少,一般不超過1000RMB,但如果本科同學不能打破平衡取得超越,這個差距將會持續到死。而且很多單位的獎金系數、安全獎等相關待遇是按照學歷和職務高低來計算的,換句話說,讀兩到三年研究生,單從收入上來講是絕不浪費的。對于外資企業,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起薪待遇基本成二倍比例。 如果本科同學將來工作扎實、個人能力超群,也能混的風生水起,成為企業精英。但殘酷的現實是精英人往往是少數罷了,我們大部分人不過是普通人,很多人拼死拼活一輩子他的個人能力也是平庸的,所以三年的讀研換來的學歷似乎就是最好的捷徑。 現在的我們還正年輕,用三年時間為自己(也許還能為后代)累積一點成功的砝碼絕對是值得的。不要害怕這條路會走錯,只要你在讀研期間能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的,并愿意為之付出努力,收獲一定大于付出。 對于5月20的告白日,考試點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將為你們準備一場饕餮盛宴,通過15場考研講座讓你全面認識考研,并幫助考生們更好復習。講座期間還送出價值200萬的課程,為考研做準備。愛上考研,擁有美好未來。 【考試點編輯:點點小編】 相關閱讀: 第1講 解讀2017考研分數線及報錄情況
免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