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篇論文所屬學科專業名稱均為中國近現代史,題目類似,一篇是《近代山東新型知識分子研究(1900-1937)》,另一篇是《陜西近代新型知識分子研究(1900-1937)》。前者提交時間為2007年,作者是山東師范大學張迎迎;后者提交時間為2009年,作者是西北大學趙燕妮。
通過下載中國知網數據庫中上述兩篇學位論文,記者進行仔細對比后發現,兩篇論文在關鍵詞、目錄、摘要、結語以及文中具體內容等高度一致。
在摘要部分,兩篇論文都從新型知識分子的來源、政治參與、經濟貢獻、教育貢獻等角度論述,字句的詳細表述略有不同,但具體內容極為相似,趙燕妮文的摘要篇幅要少于張迎迎文的摘要篇幅。
至于論文關鍵詞,一篇是“山東,新型知識分子,轉型”,另一篇是“陜西,新型知識分子,轉型”,差別僅地名不同。
目錄部分,張迎迎文包含導論、近代山東新型知識分子的產生及發展、近代山東新型知識分子的社會學分析、近代山東新型知識分子與山東政治、新型知識分子與近代山東的經濟和文教事業。趙燕妮文除了缺少對近代陜西新型知識分子的社會學分析外,其余構架完全相同,不同的則是將其中地域名“山東”替換為“陜西”。
文中內容同樣存在高度相似之處。
譬如,張迎迎文的“學術史綜述”部分共7個段落,趙燕妮文的“學術回顧與研究現狀”部分共6個段落,趙燕妮文這部分內容每個段落開頭內容都與張迎迎文高度相似,不少地方完全一致。
通讀兩篇論文,記者發現相比于張迎迎文,趙燕妮文不多的改動是將“山東”替換為“陜西”,將其中涉及山東省情的地方改為陜西省情,以及個別字句的改動和調整。
5月20日上午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張迎迎的碩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魏永生稱,相關情況自己并不知情,他同時表示,張迎迎這篇論文當時是下了功夫的,對于自己學生的論文可能被抄襲一事,他不愿作更多評價。
5月25日,記者致電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聯系趙燕妮碩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該院教授陳國慶,相關工作人員回復聯系陳國慶教授未果。
【考試點編輯:點點小編】
免費課程推薦:
萬偉2017考研英語全程通關班
2017考研專業院校選擇規劃指導
考研資料推薦:
【2017考研英語】經濟學人精讀30篇(雙語版)
米鵬2017考研政治考神系列圖書
2017備考,考試點名師為你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