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學位碩士就業困境 是否是培養模式有問題
[摘要]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是相對于對學術型研究生而言的一種研究生培養模式,其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行業和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考試點考研網06月11日】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是相對于對學術型研究生而言的一種研究生培養模式,其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行業和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學位教育具有學術型和職業性相結合的特點,學生獲得學位后,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從事工程師、律師、會計師、教師等有明顯職業背景的工作。
自從2009年3月教育部頒布《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之后,各高校開始培養全日制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并且招生規模有逐漸擴大的趨勢。截至2015年,全日制專業碩士的人數已達到25.2萬人,占碩士研究生招生總數的44%。
但是這些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并不樂觀,能夠畢業當年簽下自己滿意工作的學生很少。除了受整體就業環境影響外,造成專業碩士就業困境的有如下原因:
一是培養單位的課程設置不盡合理。全日制專碩的培養實行兩年制,專業課的講授時間為一年。由于培養時間較短,經驗不足,大部分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并沒有區分開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學位碩士,忽略了全日制專業碩士的專業特點和實踐性。同時也沒有針對所招收學生的特點進行課程設置。以教育碩士為例,教育碩士根據不同學科分為語文、數學、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等專業,但是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往往偏重于教育學方面的講授,并沒有考慮到教育碩士招收的大部分是跨專業的考生,這些學生本科期間對于初、高中的語文、數學、思想政治教育和歷史等課程的知識點講授方面并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研究,所以避免不了出現學生基礎知識不牢固的現象。
二是導師資源不足,大部分導師兼帶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因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與學術型研究生的不同而降低在學術上對專業碩士的要求,卻又忽視了在實踐方面對專碩的培養和督促,大大影響了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另外,兼職導師往往屬于某一個學科,比如教育學,或者是文學、數學、歷史學等,沒有初、高中授課經驗,因此不能針對教育碩士的專業進行綜合性、專業性的培養。有些學校聘請的校外導師,由于經費不足,人數有限,對專業碩士的指導往往限于形式,很難對專業碩士實踐能力的提高起到顯著的作用。
三是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不足、監管不力。對于全日制教育碩士而言,第三個學期需要進行教育實習。教育實習分為分散實習和集中實習兩種。由于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足,實習單位少,很多學生選擇分散實習。分散實習的學生都采取了回家實習的方式,也就是回到家庭所在地,找個相關的實習單位進行實習,不少學生通過關系在實習材料上蓋章了事。集中實習的學生因為人數眾多,往往很難獲得講課的機會。
四是缺少就業指導性服務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目前高校在本科生中都設有固定的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但是對于研究生而言,并沒有職業生涯規劃類課程,缺少就業指導服務。一般而言,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過高,也影響了順利就業。
五是用人單位對全日制專業碩士存在偏見。以教育碩士為例,有些學?;蚪逃衷谡衅咐蠋煏r明確表示招學術型研究生或者師范類本科生,并不知道教育碩士就是針對初、高中教學而培養的專業型碩士。用人單位認為教育碩士比學術水平不如學術型研究生,比實踐能力不如師范類本科生,無論從任何角度看,教育碩士都不是用人單位的首選。
就業困境的解決途徑如下:
一是培養單位要完善全日制專業碩士的培養方案,針對所招收的學生和專業特點設定培養課程,使專業知識的講授和實踐環節的設定更加合理化,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針對學生的學科特點設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引導,提高在就業方面的服務意識等。
二是學生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增加專業知識的儲備。充分利用實習的機會,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轉變就業觀念,不將日后就業拘泥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或者學校,可以更多地考慮到企業或者自主創業。
三是用人單位要轉變用人意識,不要私自設定就業壁壘,公平對待不同性別、不同畢業院校的學生,將學生的能力作為是否被錄用的首要用人標準。
全日制專業碩士的招生仍有擴大趨勢,畢業生會越來越多,只有培養單位、學生自身和用人單位共同努力,才能圓滿地解決其培養和就業問題。
【考試點編輯:點點小編】
免費課程推薦:
考研資料推薦:
2017備考,考試點名師為你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