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出身 怎么做能取得更多的復試機會?
[摘要] 很多同學可能要進行調劑了,雖然國家線還沒有發布,但是大致趨勢我們也心中有數。調劑的同學那么多,對于出身在二本不怎么好的院校考生,該如何把握住機會,給自己贏得更多的offer,進入復試呢?
2016年我的初試成績是總分346,英語53,政治75,中國史218分。我順利的通過了湖南大學的學校復試線,但最終總成績以4分之差,被擋在了岳麓書院的復試線外,遺憾沒能進入復試。 2016年3月18日零時研招網(研招網是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和調劑的指定網站)的“調劑系統”正式開放后的五天時間里,我先后收到了來自杭州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廣東省社科院的三個學校的復試邀請,最后我選擇了G20的主辦城市,我們馬云學長的母校杭州師范大學。 我本科導師有近10年幫學生調劑的經驗,還頭一回碰到像我這種同時接到三個學校復試邀請的例子。用我導師的說法,你前期準備工作做的太充分了,才導致后來面臨三個學校邀請的“艱難選擇”(哈哈) 我是在去年3月6號左右,確定無緣湖南大學復試后才開始聯系的調劑。隨后幾乎查遍了所有招歷史學研究生的院校,將所有招歷史學的院校都梳理了一遍,去除了所有985和211,將我能接受地方普通一本和二本梳理了出來,幾乎給名單上面所有的院校打過電話。 當時在“研招網”已經有一些學校公布了自己的調劑信息。我在3月11日國家線出來前給大連大學,湖北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廣東省社科院等幾個學校寄過調劑申請表,并且給部分學校打過電話。調劑申請表基本都石沉大海,打過電話也只是說等國家線出來后才能答復。 ?我自己聯系或聽說的幾個有代表性的學校 1.廣東社科院。在國家線出來之前,廣東社科院的老師讓我發個簡歷過來,并將一個導師的郵箱告訴了我,我給老師發了簡歷,沒想到老師很快就回復了,“來信已經收到,請認真準備復試”。 當時給我激動壞了,我以為這是老師暗示我能進入復試,便洋洋得意的告訴了我的本科導師。沒想到他一盆冷水給我潑了下來,說人家這只是禮節性的回復。 后來的事實證明我老師確實經驗豐富,原來這個名額是留給一個本科山東大學歷史系的學生,后來這個學生臨時變卦調劑到了中央民族大學,廣東社科院這才又找到了我,但是我在前一天(調劑系統開放后)已經接受了杭州師范大學的復試邀請。 社科院、黨校系統復試晚,變數大,應優先關注高校系統。需要說明的是廣東社科院比較特殊,它每年調劑只招幾個人。它的優勢在于地方好,在廣州市區,所以很多本科211、985的學生都主動聯系他們,所以說我能接到復試邀請,也只是運氣好,不具有代表性。 2.杭州師范大學。杭師大我在國家線出來后聯系過,但當時也沒有任何答復,招生的老師說等研究生院開會后才能知道調劑名額。之后打了幾次電話都沒有人接,我都打算放棄了。但是當調劑系統開放后我又試著聯系了一次,招生的老師說,得等相關導師同意。 當時我就明白這是托辭,但是杭師大確實是我調劑學校里的首選,所以我也就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再之后兩天每天都聯系一次,終于在“調劑系統”開放后的第三天,老師可能看到我比較有誠意,再加上也確實沒有更好的學生過來,所以給我了復試邀請,最終圓夢杭州師范大學。所以不要怕被拒絕,永不言棄很重要。 3.溫州大學。去年我們班國家線出來前,只有一個女生提前聯系調劑學校成功了,她聯系的正是溫州大學。她去年一志愿報的陜西師范大學,總分328,高出國家線14分。我記得特別清楚,國家線是下午2點出的,溫州大學在2點40左右就打來電話,讓她兩天后趕到溫州大學復試。我還沒有去復試的時候,她已經都結束回來了。溫州大學在調劑政策上確實走在全國前面。 本科非211、985,且初試成績在國家線10分以上的同學,要想在調劑系統開放前,甚至在國家線出來前得到一個比較明確的答復,可以試試像溫州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學校不錯,但是所在地區不是省會城市的學校。 因為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加看重學校的地理位置,很多研究生畢業后都想留在當地就業,所以一些地方好的學校在考研時更加受歡迎。所以迫使溫州大學先行一步,搶占優質生源。 生源較好的地區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等,本身缺額就很少,即便招收調劑也是熱門,所以這些地方的學校可以說是有恃無恐,遲遲不出調劑信息,這些學校很可能不會在調劑系統開放之前給我們明確的答復。 像大連大學,廣州大學,湖北大學,別看學校一般,都是近幾年剛合并的,但是地緣優勢比較突出,一些成績很好的學生,可能會為了一個好地方,而去放棄學校的優勢。像南京師范大學,自己本身才是個211,但是調劑卻要“雙985”,本科985,一志愿報考的是985,地緣優勢帶來的自信可想而知。 4.安徽大學。調劑系統開放后的第一天,我發現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也招中國史的調劑。打電話過去,招生老師給我說:“你這分數還不錯,先報上吧”。當時確實有一些心動,畢竟安徽大學是211,也沒有限制本科出身。但是最后還是考慮到老師也沒有做出明確的答復,也就沒有報。 211對于我們這些本科出身不好的同學也不是絕對沒有可能,一些地緣優勢稍差一點的,加上些運氣也是有可能的。 5.西北師范大學。我是在國家線出來后聯系的西北師范大學,打過電話,他們說讓我寄調劑申請表過來。我想我的分數高出二區40分,調劑西北師大不成問題吧。沒想到等調劑系統開放后我報了西北師大,前三天都沒有任何消息,那邊的電話也沒人接,直到第四天才打通,告訴我說有希望。到第五天才給我發出了復試邀請。 后來我才知道,西北師大也是二區調劑的熱門,有200+的人報了西北師大的調劑,老師們一直在整理信息,所以在第五天才給我們發出了復試邀請。蘭州在二區內算比較好的城市,加之西北師大在蘭州是僅次于蘭州大學的學校,所以成為一些單科受限,總分較高同學的首選。 6.首都師范大學。去年首都師范大學在調劑系統開放后顯示有40個歷史學的調劑名額,但是北京那地兒,咱們都懂得。我一研究生同學,他本科還不錯,浙江工商大學,一志愿報的中國人民大學,總分差了10分,打電話給首都師范大學,人家是這樣答復的,“你這個分差的有點多啊,我們這邊有很多考北大,清華差3-4分的。”就把他拒絕了。 7.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去年公布有5個中國史調劑名額,我也打電話咨詢過,他說:“你可以先報上,等待我們的答復”。我們班一個一志愿報天津師范大學的女生回來給我說,你幸虧沒報。中國史一志愿上線的都爆滿,其實他打的是中國史招調劑的旗號,我們報上后他就會給我們說,中國史名額已經滿了,看你愿不愿意調劑到文博專業。如果介意調劑到文博,我們就要了解這種套路。 如果想要調劑的學校有“學科教學歷史”或者“文物與博物館”的專業碩士可以考慮退而求其次,尤其是想當中小學老師的同學。不想深造讀博士,專碩和學碩都一樣。現在學科教學的專碩在社會上的認可度已經和學碩一樣了,從近兩年的專碩報考人數的增加就可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