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迎來13歲大一新生 高考620分 ????
[摘要] 這位剛剛滿13周歲不久的浙大新生,名叫陳舒音,是個小姑娘,出生于2004年8月15日。
“刷新認知~~今年浙大最小的新生才12周歲(小編注:應為13周歲)!六周歲上小學,七周歲初中,九周歲后三年高中……我還是拿好保溫杯,弄點枸杞~”8月25日中午,有浙大的老師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就是這位——
這位剛剛滿13周歲不久的浙大新生,名叫陳舒音,是個小姑娘,出生于2004年8月15日。陳舒音來自廣東,被浙大醫學試驗班(5+3)錄取。這個專業,以后分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和兒科三個專業方向。之前,廣州日報曾報道,陳舒音畢業于廣東湛江二中,在今年高考中考出620分的高分,超出理科一本線135分。【浙江新聞+】
陳舒音的求學經歷堪稱“三級跳”。
上小學時的陳舒音——
她6歲上小學,就讀一年后,7歲的她考取湛江二中港城中學,就讀初一,初二時她的成績飛速提升,從入學時的年級300名提升到全年級前30名;9歲她以全湛江市第13名優異成績考上湛江二中高一實驗班;高考時,當時還不滿13周歲的她考取620分(理科)成績,高于一本線135分。
曾教過陳舒音的湛江二中港城中學的一位老師回憶,陳舒音在學習上從不甘于人后,有很強的進取心。她經常和老師說,因為年齡小,她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她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而是需要用心,需要積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向成功。
在陳舒音的母校的官方微信上,有她的專門報道,標題是《今日的“奇跡”,明日的“巨星”》,點擊量達到了6萬多。
7歲讀初中9歲讀高中
根據學校官方微信介紹,陳舒音同學是位美麗可愛的同學,今年畢業于湛江市第二中學。
2011年,陳舒音同學以7歲的幼小年齡進入湛江二中港城中學,入學成績為全級300名。(相關資料顯示,湛江二中港城中學是2007年當地市政府指導成立的市直屬民辦中學,由湛江市二中直接管理。)
開學時,老師和同學們都被幼稚的她驚呆,按常理說,她還是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學校官方微信的文章介紹:雖說年紀小,但陳舒音在學習上卻從不甘于人后,有很強的進取心。她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而是需要用心,需要積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向成功。讀書期間,她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從不遲到,不無故缺課,上課、作業等所有學習方面的任務完成的質量樣樣不比其他同學差,班上和學校的各種活動,也都盡力參加。
同時她的父母十分重視她的教育,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的工作,他們十年如一日陪伴著女兒的學習、成長,教給她正確、有效、輕松的學習方法,合理地規劃、安排每天的作息時間和學習計劃。在渡過入學之后的一段適應期后,她的成績便穩步上升,到初二上學期之后,她每次月考的成績都保持在年級前30名。
在她9歲多的時候,又在湛江二中實驗班考試中,以全市第13名的成績被湛江二中提前錄取。
之后,經過三年的努力,今年高考她又再創造了奇跡。
對未來暫無太多規劃 想多讀書
預計今晚或者明天,陳舒音同學就要到浙大報道。雖然人未到,但她已經被很多人所關注,這么小就考上浙大,真的太厲害了。
在百度上,已經有陳舒音的相關詞條,而廣州日報等當地主流媒體,也報道過她的事跡。
陳舒音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未來,她還沒有太多的規劃,只是想先繼續讀書,學習更多的知識,讀完博士然后再出來工作。
陳舒音的父親陳偉告訴當地媒體記者,女兒之所以小學只讀一年就進入初中,主要是因為女兒從小就喜歡讀書,讀小學前就已經掌握了小學的大部分知識。在他眼里,女兒與其他孩子沒什么差別,高考取得不錯的成績,也只是平時認真學習的結果。“她愛好挺廣泛的,從小到大都愛去公園玩。”
杭州很少有小學生跳級讀書
杭州一位資深校長聽了陳舒音同學的事情,贊嘆不已。她介紹說,杭州不要說這種一跳從小學跳到初中的學生,就算是跳一級的孩子,也是非常罕見的,因為我們對學籍管理是很嚴格的。每個年級教的東西也不一樣,孩子跳級的可能性很少。
這位校長也說,一些家長自己有能力在家里教,也有教出來孩子很厲害的。“前些年,我們一位學生爸爸是某大學教授,原來還是高考狀元。她爸爸就說,幼兒園不讀了,兩夫妻在家里自己教的。這個孩子在小學里表現一直非常好。但也沒跳級。這種畢竟是少數。”
陳舒音同學的部分求學經歷
6歲上小學,就讀一年即考初中;這時候,很多同齡人在讀學前班;
7歲讀中學,2011年考取湛江二中港城中學,就讀初一;這時候,很多同齡人在讀小學一年級;
8歲上初二,成績穩定在全年級前30名;
9歲上初三,以全湛江市第13名優異成績考上湛江二中高一實驗班;(注:湛江二中高一實驗班,全湛江市僅招60人)
今年參加高考,以總分620分(理科)成績,高于一本線135分。
(據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都市快報)
下載app領取免費視頻:http://t.cn/RCXgJW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