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收到錄取通知書 時隔14年再考上大學
[摘要] 曾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王娜娜,接到了來自洛陽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王娜娜在另一種模式下越走越堅定,別人給她挖的大坑也被逐漸填平,其間夢想的力量、絕不和現(xiàn)狀妥協(xié)的決心,不能不讓人敬畏。不忘初心,永不言棄。王娜娜足夠不幸運,也足夠勵志。某種意義上,王娜娜不正是為無數(shù)走在路上的人們代言嗎?
(編者注:王娜娜9月18日接到了來自洛陽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她即將成為該校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yè)的學生。時隔14年后,34歲的王娜娜參加了今年高考,圓了大學夢。)
這條消息,成為王娜娜事件一個有些“意外”的結果。被頂替上大學事件中的受害者,以踏上險峻之路的方式,完成了心愿,也對抗了命運。我們無法不為這個堅強的女子鼓掌。從事件被曝光以來,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個體為了夢想與公平所迸發(fā)出的強大力量。
在不少人看來,已結婚生子,年齡也那么大了,干嗎還非要高考不可。但是這個倔強的女子,并不認同。
去年7月,涉及王娜娜事件的13人被罰的依據(jù)公布,其中3人移交司法機關。這對當事人來說是一大安慰。但懲戒只是解決事件的內容之一,而受害者被硬生生奪掉上大學機會,從此改寫命運,這是任何行為都無法彌補的事實。
何況,她為自己的大學夢所做的抗爭也以失敗告終。
去年11月,周口職業(yè)技術學院以找不到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無權恢復學籍為由,拒絕了王娜娜的學籍恢復申請。
而河南省教育廳當時的回應是:未接到周口職業(yè)技術學院關于申請恢復王娜娜學籍的報告,如周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同意王娜娜入學,即可按有關規(guī)定為其恢復學籍。
這就等于堵上了王娜娜尋求救濟的一條主要通道。對個體而言,恢復學籍,是最經濟也最公平的做法。
有關方面的態(tài)度,自然引來巨大爭議。既然稱沒有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給王娜娜恢復學籍,那也就是說沒有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予以拒絕。
但這樣的爭論有可能經久不息。哪個個體能等得起“定論”?就算是提起訴訟,也意味著必現(xiàn)漫長的過程。
于是,重新走進考場的王娜娜,留下了一個蒼涼的背影。
她說,考上大學是她一生的夢想,她愿意為之努力,哪怕需要10年,“大不了一直考,等我女兒18歲時和她一起進考場。”
這是個體在無援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自我解脫和挑戰(zhàn)。考進一所新的學校,和此前的所有恩恩怨怨都沒有任何關系。
這相當于,把前面所有的牌都推倒,重新梳理出新的模式。相信很多人都沒想到,王娜娜竟然做好了與女兒同時“趕考”的準備。對一個必須證明自己的女人來說,她唯一的“籌碼”是時光。
招收王娜娜的這所學校是值得被點贊的,盡管它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可是畢竟在王娜娜艱辛異常的維權路上打出了一束溫暖的光。
這說明只要努力就有收獲?不,不只是這些。王娜娜在另一種模式下越走越堅定,別人給她挖的大坑也被逐漸填平,其間夢想的力量、絕不和現(xiàn)狀妥協(xié)的決心,不能不讓人敬畏。
不忘初心,永不言棄。王娜娜足夠不幸運,也足夠勵志。某種意義上,王娜娜不正是為無數(shù)走在路上的人們代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