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10萬+等同學術論文 浙大回應“刷流量咋辦”
[摘要] 浙江大官方微信號發布了題為“這個文件跟每位浙大師生都有關!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認定辦法試行。
9月15日,浙江大官方微信號發布了題為“這個文件跟每位浙大師生都有關!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認定辦法試行,最高可認定為權威學術期刊文章!”的文章,并附上了《浙江大學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通知全文。

圖片來自網絡
“通知”規定,浙大在校師生在主流媒體及其“兩微一端”發表的文章將可認定為國內權威、核心、一級等學術期刊論文,納入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其中,“重大網絡傳播”指作品被不少于20家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以及重要 商業網站及其“兩微一端”刊發、轉載。“較大網絡傳播”是指作品被不少于10家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和重要商業網站及其“兩微一端 ”刊發、轉載,其中微信公眾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于10萬;頭條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于40萬。
該《辦法》一經推出,立刻引發廣大師生和網友熱議。其中一條爭議性極大:浙大師生在指定的媒體發表原創文章,閱讀量超過10萬+,可等同于發表學術論文。
有人認為,將有重大影響的網文算成學術成就,是對師生參與公共事務的“合理補償”,很有必要。而另一種聲音則認為,浙大新規步子邁得太大,問題不少,如果解決不好,會加劇學術不公。還有網友不無擔心地表示,浙大開創了一個“刷流量”評職稱的新時代,研究學術要耐得住寂寞,要沉下心來做學問,追求10萬+是媚俗,會讓高校變得浮躁。
新浪微博認證為“美國經濟學家”的知名博主@王健經濟金融科普調侃說,“浙江大學這是要辦成網紅大學的節奏嗎?”另一位微博認證為“通信專業教師”的自媒體博主@奧卡姆剃刀則表示:“這個政策來晚了,否則我的學術成果會鮮亮得多,能超過不少資深正教授”。還有網友對該辦法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質疑,“水軍點贊公司又要接單了,生意興隆哈。”
由于該《辦法》第十條規定,“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由黨委宣傳部負責解釋。”針對公眾的一些疑惑,浙江大學黨委宣傳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需要告知大家的(內容)已經通過微信平臺發布了,主要的文件精神也已經在上面了,現在想了解的話主要也是通過該文件(來了解)。
當記者提出“該《辦法》是否會助長文章流量刷單業務”的質疑時,這位工作人員回應說,“(解決)這個肯定有辦法,到時候學校肯定會有研究。但目前,主要你想了解的文件我們也已經發布了。”
當進一步問及校方會使用哪些具體辦法來杜絕流量刷單時,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不好意思,我確實沒有權限回答你更多的問題。如果以后有更新的情況,(校方)會繼續在官方微信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