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了這三條,考研復試成功逆襲
[摘要] 如果你看到了我的這篇復試經歷的文章,要逆襲的,請加油,不需要逆襲的,小心啰,因為此刻,那些決定要逆襲的同學已經在路上。
去年3月中旬,我參加了研究生復試,所在專業共招5人,我的初試成績排第6,那種復雜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更多的是憂慮,一方面自己的成績沒擠前5名,另一方面是我的出身問題,我本科讀的是二本院校,文科專業,成績一般,四級英語剛剛過線,而我報考的學校是一所老牌的211高校,其競爭力可想而知,我格外擔心會受到歧視。初試能考第6名已經超出了預想,但只差一名的距離讓我又萌生出另一種更高的期望,那就是我想成功。那一刻內心是一種萬分想考上但又不太相信自己能考上的復雜心情。
思前想后,我決定,我要打個漂亮的反擊戰,就算失敗了,也要對得起那個努力的自己。收拾了心情,我靜下心把招生專業目錄上的復試用書和考研論壇上學姐學長推薦的資料都買齊了,三個月的時間,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逆襲。
從患得患失到決定逆戰,相信自己就是我的第一條制勝錦囊。接下來的三個月,也就是我取得關鍵性勝利的第二條絕殺錦囊,沉下心去整理書本的概念和觀點,然后練習說。初試都是采用書面作答的形式,很多答案都是書上的簡單整理,我們并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而進入面試環節,一般都是專業課老師提問,我們需要在短時間內口頭回答,這個主要考察我們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語言表達、思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必須練。
這里我有個妙招,就是你把復試的書和資料,每一個概念和觀點都整理成說話稿的形式。我當時整理了兩本,一本全都是基本概念,例如“什么叫科學?”,另一本是觀點,例如:“請你談一談孟子的民本思想”,概念的考察是最基本的,背下來簡潔回答即可,觀點的考察常常能體現一個考生的綜合實力,務必重視,每個觀點我大概整理了5個點,并分別作了展開,回答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花了大概一個月時間,整理了200多個概念和200多個觀點。接下來一個多月就是把整理好的概念和觀點一個個練習說,發現哪里說不好,邏輯思維混亂,那就說明那個部分的內容沒掌握,這樣就能有針對性地去攻克自己的薄弱環節了。
由于英語的復試所占的分數不多,就不累贅了,我當時就在網上下了些口語模版反復練習,學姐學長總結的英語復試問題基本夠用了,無非就是自我介紹、你的家鄉、你畢業的學校、為什么讀研究生等等。事實證明,老師并沒有在英語上為難我們,只要確保能簡單地和老師交流即可,不必緊張。
兩個月的時間對一個一心想要逆襲的考研生來說,真的好焦急,希望復試趕緊到來以求解脫,但心里又很害怕,總是感覺自己沒準備好,盡管所有的概念和觀點已經達到脫口而出的境界,但還是不自信。
后來,我無意間發現了一個能幫助自己樹立信心的方法,也是我的第三條壓軸錦囊,那就是看勵志書籍和電影以及聽能為自己打氣的歌,我記得當時我把《風雨哈佛路》那部電影前后看了五遍,里面的故事情節太契合逆襲的心境了,每天走在路上,我都是聽五月天的歌,《倔強》、《咸魚》,簡直就是我當時最真實的心理寫照。
終于到了上考場的那一天,我們專業進入復試8人,最終只能錄取5人,大部分復試生都來自211高校,其中還有本校的學生,我的出身幾乎算最差的一個,但是經過三個月的準備,我相信自己能行。
在焦急的等待中,終于聽到工作人員喊我的名字,心一下子提到了胸口,走進考場,有點被眼前的導師陣容嚇到,我吸了口氣始終微笑,首先是自我介紹,并沒有太出彩,接著是老師自由問答環節,老師們都很和善,這個環節問的都是與專業無關的問題,例如:你是哪的人?為什么想要考我們學校?等等,這個時候緊張感基本得到緩解,最后是本專業教師提問環節,心一下子又被提到老高。前后問了三個問題,第一個概念題,另外兩個屬于對觀點的理解,由于準備充分,我全程高能回答,我似乎把老師們震到了,因為我是最不起眼的二本生,但此刻我相信我已經符合211高校學生的水準,我為自己的出色表現自豪。
三天后放榜,初試第6,復試第3,綜合排名第5,我成功逆襲了。反復看著錄取名單,忍不住熱內盈眶,這是對自己拼盡全力的最美的禮物啊。
此刻,在碼字的我,回憶起這段復試經歷,依然忍不住流下眼淚,人之所以能是因為相信能。逆襲,需要勇氣,需要積淀,需要忍耐,當它爆發時常常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