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男孩入南理工研究生復試 自考拿下本科
[摘要] 14歲的男生,可能還在初中的籃球場上撒著歡,但出生于2004年1月的廣西男生胡耀元,卻已經參加了碩士研究生考試。
記者撥通了胡耀元媽媽的電話約訪,胡媽媽爽朗的聲音傳來:“我正在帶著小朋友逛街呢。”在媽媽眼中,14歲的胡耀元顯然是“小朋友”,但在剛剛結束的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復試中,“小朋友”胡耀元卻已經能夠和20多歲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一道,成為復試考場上的一份子。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胡耀元在復試中的表現相當不錯,最終能否錄取,正在等待最后審核。
小學入學前已經看完《荷馬史詩》
采訪地點約在了湖南路某書城的一家咖啡店。胡耀元提前帶著一本《小婦人》和一本法語翻譯教程,點了一杯飲料和一塊蛋糕坐在了店里,看書看得十分入神。這本宣揚女性意識的作品,對于14歲男生的閱讀能力來說,顯然是超齡的。
但胡耀元的媽媽莫女士并不這么認為。她表示,胡耀元的閱讀能力來自寬松環境的培養。“孩子沒什么壓力,可以自由自在地讀書。孩子3歲時能夠認識一千多字,小學入學前就已經讀完了《悲慘世界》《葉普蓋尼·奧涅金》《荷馬史詩》等外國名著。”這一串高校中文系學生必讀的作品名單,莫女士說得非常輕松,“小的時候,我的外公也是這樣給我講名著的,這些名著我都讀過。”
胡耀元的閱讀書單一大部分來自媽媽的推薦。“孩子小學時,有一次做作業我忘了簽字,老師罰孩子抄半本語文書。我肯定舍不得孩子,于是我抄了半本書。”抄完后,莫女士有了心得,“我發現書里的一些內容對于孩子的語文教育來說還是有些不夠的,我希望能夠補充一點東西。”莫女士向胡耀元推薦了《紅樓夢》。胡耀元接受了這本“大部頭”的作品,當作故事看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和莫女士討論,由莫女士對孩子進行引導。
曾經擔任過英語老師和電視臺編導的莫女士,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頗有心得,她表示,自己曾經和很多教育專業人士討論學習過教育學話題。”對于閱讀引導,莫女士也很自信,“如果一定要說,只有在某一個學校得到一個文憑,能夠證明‘我讀過這本書’,我才算是真正讀過這本書的話,那你可以說出不足。但是陳寅恪沒有在任何學校得過任何文憑,你能說陳寅恪沒有文化嗎?”
先后通過30多門自考
莫女士說著兒子的閱讀話題,胡耀元在一邊偶爾眨著眼睛,一言不發,悶聲吃完了眼前的半塊蛋糕。當記者提問:“《紅樓夢》里印象最深的情節或故事”時,他流利地背誦起了賈寶玉的詩句。“我很喜歡《紅樓夢》里的古詩詞。”
小學畢業后,莫女士和胡耀元商定,決定在家學習。胡耀元也認同這一做法,“因為學校學不到很多新鮮的東西。”在家學習期間,文科由胡耀元自學,莫女士指導,理科請人回來一對一輔導。“我很推薦一對一的輔導形式,而且我對孩子的理科也沒有太高的要求。”小學成績中等偏上的胡耀元,曾經做過中考的理科考卷練手。“后來忙于復習考試,就沒有再練習中考卷了。”
按照莫女士和胡耀元原先的規劃,胡耀元是要參加高考的。但由于廣西高考對于年齡限制的變化,未成年人胡耀元無法參加高考。“不讓考高考怎么辦?那我只好考研了!”莫女士解釋,“我沒選擇了呀,要不然我們在家里面一直呆著也很寂寞。”
參加研究生考試,需要有本科同等學力。小學畢業的胡耀元已經獲得了大專文憑,“我們那時候是準備一邊考完大專,然后還是打算參加高考的,我們一直特別想考高考。之前沒想過考研的事。我讓他干任何事情都是被逼的。”
2014年10月至2017年,胡耀元先后通過了30多門自考科目。2014年,胡耀元在準備了一個多月的情況下裸考了4門:《大學語文》《綜合英語一》《英語閱讀一》,《綜合英語二》,只過了一門大學語文;2014年12月初他又來南京報考了一月份上旬考的4門課程《紅樓夢研究》《中國文化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015年1月上旬,考試4門全部通過。2015年到2017年,他又通過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教育學一》,《綜合英語一》《英語國家概況》《英語口語》《英語寫作基礎》《英語閱讀二》《史學理論與方法》《歷史教育學》等將近30門考試科目。
復習考研期間每天看兩集電視劇
去年11月,胡耀元正式開始復習考研。“我很喜歡傳播學,我還自學了文學歷史和外語,法語學完了孫輝的《簡明法語教程》,德語學完了《德語速成》,日語通過了自學考試二外德語的考試。”對著我們的鏡頭,胡耀元流利地背誦起了莫泊桑《項鏈》法文版中的一段。他決定選擇南京理工大學的新聞系作為考研目標,“之前參加《紅樓夢研究》自學考試時我來過南京,覺得南理工的學風很好,所以我選擇了南理工設傳學院新聞方向。”
帶著五門課總分364分,兩門專業課120分和125分的初試成績,胡耀元出現在了南理工設傳學院的復試現場。除了相關專業問題,他還用英語介紹了自己最喜歡的作家簡·奧斯汀,“她的《傲慢與偏見》等作品我都看過,是英文原版。”
考研備考期間,胡耀元的心態倒是放松。他延續了自己參加自學考試時的習慣,每天看書3—4個小時,中午和晚上各看一集電視劇,晚上的時間還出去跳拉丁舞和打網球。“我喜歡打網球的競爭感。”
此前,胡耀元在桂林的自學和生活,媽媽一直陪伴左右,如果他能被南理工順利錄取,那么接下來他將來到南京生活。莫女士已經為未來做好了規劃,“順利考上的話,我們會在校外租房子,畢竟是未成年人,我們有監護的義務,不能把壓力轉嫁給學校。”
研究生報考時,胡耀元選擇的是新媒體方向的研究生。14歲的準研究生是如何看待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社交空間的?胡耀元表示,自己會在QQ空間發表說說,“好友會給我點贊。”
南理工將為他定制培養方案
小學畢業后就在家自學的胡耀元,明顯比同齡的男生要內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拋出“內向”這個詞,胡媽媽立刻打了圓場,“他的性格啊,摩羯座。”當年和他一起小學畢業,進入中學就讀的同學們,現在和胡耀元還有聯系嗎?胡耀元的回答是,“他們升入初中后我們就不怎么聊天了,他們比較忙,考試要準備很久的。但每年過節我們都聊天。”
更多的時候,胡耀元是一個人自學,但他并不覺得孤獨,“從小到大做的這些都是我愿意的。”在媽媽的培養下,胡耀元學會了洗碗,“洗衣服主要還是靠洗衣機。”
14歲的男孩兒如果順利考入南理工,能否融入高校大環境?南京理工大學設傳學院廣播電視新聞系系主任駱冬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胡耀元在復試中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最終能否錄取,正在等待最后審核。他屬于“考試型”學生,學習精神值得肯定。能夠通過研究生統考的筆試,充分說明了胡耀元的應試能力。但研究生培養是一個系統有序的過程,胡耀元如果能夠通過審核,順利進入設傳學院,學院會針對他的特殊情況,為他定制培養計劃。胡耀元需要補上研究生必讀的相應書目,此外,由于胡耀元一直采用的是自學的方式,因此寫作能力需要經過一定的訓練,以符合新聞系研究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