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網復試頻道更新啦!話說調劑非全“值不值”?
[摘要] 更多考研復習備考資料,可進考研資料q群自行下載:576027530
盼望著盼望著,復試線公布的腳步近了!研招網也已經做好準備復試線查詢界面已經更新成2021年!
而且34所自劃線院校2021復試線及國家線查詢入口都已經準備好,就等上傳信息了,大家要密切關注。
自劃線院校公布復試線后國家線也很快就會出來,大家離復試是真的越來越近了!
相信最近大家都很關注國家線,都很關注復試調劑,最近也收到不少同學咨詢關于調劑非全的問題,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調劑非全到底值不值?
不少同學初試排名不理想,一志愿不穩,感覺二三戰來不起,但退路非全又怕認可度不高。很頭疼!
其實哪怕一志愿沒上線,還是可以爭取一下校內調劑或者別的全日制調劑吧,也不是只剩下非全這一條路。至于非全這條路能不能選,真替你做了決定,也挺不負責的。
最近到21考研即將面臨復試調劑、以及22擇校擇專業的階段,之后可能會有不少人同樣會面臨“非全”這個選項,好或不好沒法站隊,我們就說說目前發展。
01.非全”理論上“的含金量
2016年之前,非全的前身在職研究生只有學位證,沒有畢業證;
2016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在職聯考取消,非全納入統考;
2017年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雙證齊全,既有畢業證,也有學位證,但是會在畢業證上的學習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樣。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畢業證和學位證的區別?
畢業證代表研究生學歷,是對你學習經歷的證明,由教育部頒發;學位證代表碩士學位,對你學習能力及學業水平的證明,由高等院?;蚩茖W研究機構頒發。
非全是教育部對在職研究生的重大改革成果,目的讓全日制搞學術,非全搞實踐,實現人才的多樣化培養。(有點像專碩對學碩的補充)
教育部辦公廳在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作出了規定:
統一組織實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錄取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的招生簡章須明確學習方式、修業年限、收費標準等內容??忌鶕艺猩吆团囵B單位招生簡章自主報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堅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同一質量標準
研究生培養單位根據社會需求自主確定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據培養要求分別制定培養方案,統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
五部門聯合發聲,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
今年2月初,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申了2017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等培養標準。
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
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高等學校要加強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指導服務,廣泛應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精準推送政策、崗位和指導信息,積極舉辦校園招聘活動,加強校園內招聘活動管理,發布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教育形式限制性條件。
各地要落實好就業創業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研究生都能享受。
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宣傳國家關于發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各項政策,指導用人單位完善招聘研究生的相關辦法,為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營造良好環境。
所以,理論上非全的培養是和全日制同等的,這也是未來政策趨勢。但面對新政策,用人市場是否能及時響應,對于統一標準是否能夠認同又是另外一個層面。
02.非全”現實中“的認可度
2017年起,首屆納入統考后錄取的非全,作為第一批吃”吃螃蟹“的同學,現在正在逐漸走入社會。
其實在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相當于本科生”"課程水、混學位”“用人單位明確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學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屢見不鮮。
去年10月考研報名前夕,#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話題引爆網絡,話題閱讀量近4億,約28萬人參與討論。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一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里面新發展的一種類型,社會上了解不足;二是,從歷史上看,非全日制本科、非全日制中專、函授等,相對來說社會認可度都比全日制教學低一點,現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認可度不高是過去這樣一種觀念的延續;三是,從目前實際來看,大學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教學、學習考核上是有差異的,相對的比全日制標準放得寬一點。不是說非全日制的學生肯定就比全日制的差,事實上非全日制的學生當中肯定有人在某些專業領域、某些能力上比全日制的一些學生強。但從整體上來說,非全日制與全日制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個客觀事實使社會上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認可度低于全日制研究生。
改革后的這幾年,非全畢業生屢屢碰壁,這肯定是違背了國家當初頒布這一政策的初衷。
任何新事物的產生都有一個陣痛期,要被社會廣泛的接受,更是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這陣痛的幾年是風險也是機會。
03.非全”值不值得“讀
非全初衷其實還是給有工作的人多了一種繼續深造的學習方式,去年8月,教育部在招生文件上也加上了這一條:「原則上非全日制針對在職定向人員」。
對于已經工作的在職人員,讀一個非全提升學歷,可以增加自己的職場競爭優勢,而且目前也是考名校非全的非常好的時期。
但對于應屆生,或者還沒工作的同學來說,想把非全當全日制讀,就要慎重考慮了,這個選擇能不能改善你的境況也是考慮值不值得的前提。
此外,非全等于全日制的政策角度,并不是讓你用非全的文憑和全日制文憑在就業市場同等競爭,而是”非全文憑+2-3年工作經驗“去競爭”全日制文憑“。
這樣的競爭起碼是各有優勢的,不然單靠那張文憑在就業市場被歧視真的不是政策說同等就真的能同等的。
作為即將走出大學校園,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家,或許這是你第一次面對重大選擇,切忌盲目從眾,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要不要為了退而求其次選擇非全?
你的選擇要對它的結果負責,在此之前還是希望大家能明確自己的定位。認清自己,才能適合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