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估目標院校上岸率?
來源:網絡瀏覽次數:1066發表于2021-07-29
[摘要] 更多考研復習備考資料,可進考研資料q群自行下載:366757174
暑假復習已經過半,大家陸陸續續都確定下了目標院校,那么報考院校的上岸難度該怎么判斷呢?下面就來教大家幾招!
看分數
看學校是否自主劃線
在考研院校里,很多學校的復試線都是以國家線為標準,但還有一部分學校是自主劃線的,比如34所,普遍比國家線高,也會比國家線提前出分數線。
看學校復試分數線
國家線,基本是用來判斷考生能否參與調劑。而學校給出的校線和院線,是考生能否參與該院校復試的評判標準。
要注意的是,復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學校給出的復試線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線。因此一定要仔細了解報考專業的具體錄取分數線。
所以,查找復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別。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別。
看報考專業
最低錄取分數大部分學校都會公開本校的擬錄取名單,名單里會有每個學生的初試成績。可以統計下目標院校每年錄取的學生的最低初試分,大概在哪個區間浮動。如果這個分數,每年都超過國家線二三十分,那說明這個學校比較難考。
如果你報考的院校錄取名單中,最低分數是360,最高分數是395+。你在備考時,要抱著考到370+的心態去努力準備,這樣才能增加上岸率。
看數量
看院校規定的專業課參考書數量
通常情況下,相對比較好考的學校,規定專業課參考書的數量會比較少,一般在5本以下。那些要求高的學校,專業課參考書目一般在10本以上,知識點眾多,重點不好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上岸難度。
看報考專業每年招生數量
大部分專業的招生人數,基本上不會有什么改變。如果一個專業的招生人數在10人以下,說明這個專業競爭激烈,不太容易考上,務必謹慎報考。
看報考專業每年報考人數
這個數據學校一般都會公布,報考人數直接影響到報錄比,報錄比是衡量一個學校熱門程度,以及競爭人數多少的重要數據。
以南京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為例,該專業在擴招后的報錄比大概是6:1,而某個一本學校相同專業的報錄比是9:1。單單這樣來看,前者是比較容易考的。
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報考南京大學的考生,一般來說本科院校就比較優秀,他們的科研能力也比一般學生更強。即使你的競爭對手相對較少,但是和一群優秀的學霸競爭,說壓力不大是假的。
看推免人數
一般推免人數在招生計劃人數的表格里會寫到,實力較強的院校,推免生的數量可能會占到計劃招生人數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名校,它們更相信自己培養出來的學生。所以大家在報名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推免生的數量,如果過多,報名可就要謹慎了。推免人數過多,統招名額自然就不多,上岸難度自然也越大。
看比例
看報考專業的復試比例
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教育部規定的最低復試比例是1: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兩個同學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但是部分學校的復試比例會高達1:1.5,復試比高,說明該院校高分人數眾多,而且復試線的參考價值越低。
看初試復試所占比例
考研的最終成績是,初試成績占比加復試成績占比。一般院校初試和復試成績,在總分中所占比例為7:3或者6:4。
因為成績占比較多的是初試,所以這類院校會更注重保護第一志愿考生。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注重復試,為了招到更優質的生源,他們會提高復試成績占比。而此類院校,大多不會保護第一志愿考生,因此在選擇報考時要慎重。
看熱度
學校名氣
一般學校名氣比較大的難度會高,尤其是985院校,即便是985院校的不突出專業,985院校的光環也會吸引好多人報考。
比如南開大學的新聞學專業,該專業在新聞學中并不算最突出的,并且這個專業所屬的院系是文學院,并沒有新聞傳播學院,但是每年報考南開大學新聞學專業的人還是非常多。
專業熱門度
除了985名校的名氣,還有專業性強的院校報考對應專業的難度同樣很高。工商管理、會計、法律碩士(非法學)、金融、公共管理等專業由于就業前景很好,所以成為了非常熱門的專業,這些熱門專業直接影響到報考的難度。如果你選擇的院校是這一領域的專業院校,那么難度則會更大。
像中央財經大學的金融學,盡管中央財經大學是211院校,但是每年報考該學校的人非常多,因此競爭很激烈。
在對比不同學校考研難度的時候,還要橫向考慮專業課試題難易度的差異,還有些學校不公開試題試卷,所以還要多方權衡。
選擇考研院校,需要參考多方面因素,不是選的學校越好就越對,而是重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進行報考。
看分數
看學校是否自主劃線
在考研院校里,很多學校的復試線都是以國家線為標準,但還有一部分學校是自主劃線的,比如34所,普遍比國家線高,也會比國家線提前出分數線。
看學校復試分數線
國家線,基本是用來判斷考生能否參與調劑。而學校給出的校線和院線,是考生能否參與該院校復試的評判標準。
要注意的是,復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學校給出的復試線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線。因此一定要仔細了解報考專業的具體錄取分數線。
所以,查找復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別。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別。
看報考專業
最低錄取分數大部分學校都會公開本校的擬錄取名單,名單里會有每個學生的初試成績。可以統計下目標院校每年錄取的學生的最低初試分,大概在哪個區間浮動。如果這個分數,每年都超過國家線二三十分,那說明這個學校比較難考。
如果你報考的院校錄取名單中,最低分數是360,最高分數是395+。你在備考時,要抱著考到370+的心態去努力準備,這樣才能增加上岸率。
看數量
看院校規定的專業課參考書數量
通常情況下,相對比較好考的學校,規定專業課參考書的數量會比較少,一般在5本以下。那些要求高的學校,專業課參考書目一般在10本以上,知識點眾多,重點不好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上岸難度。
看報考專業每年招生數量
大部分專業的招生人數,基本上不會有什么改變。如果一個專業的招生人數在10人以下,說明這個專業競爭激烈,不太容易考上,務必謹慎報考。
看報考專業每年報考人數
這個數據學校一般都會公布,報考人數直接影響到報錄比,報錄比是衡量一個學校熱門程度,以及競爭人數多少的重要數據。
以南京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為例,該專業在擴招后的報錄比大概是6:1,而某個一本學校相同專業的報錄比是9:1。單單這樣來看,前者是比較容易考的。
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報考南京大學的考生,一般來說本科院校就比較優秀,他們的科研能力也比一般學生更強。即使你的競爭對手相對較少,但是和一群優秀的學霸競爭,說壓力不大是假的。
看推免人數
一般推免人數在招生計劃人數的表格里會寫到,實力較強的院校,推免生的數量可能會占到計劃招生人數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名校,它們更相信自己培養出來的學生。所以大家在報名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推免生的數量,如果過多,報名可就要謹慎了。推免人數過多,統招名額自然就不多,上岸難度自然也越大。
看比例
看報考專業的復試比例
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教育部規定的最低復試比例是1: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兩個同學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但是部分學校的復試比例會高達1:1.5,復試比高,說明該院校高分人數眾多,而且復試線的參考價值越低。
看初試復試所占比例
考研的最終成績是,初試成績占比加復試成績占比。一般院校初試和復試成績,在總分中所占比例為7:3或者6:4。
因為成績占比較多的是初試,所以這類院校會更注重保護第一志愿考生。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注重復試,為了招到更優質的生源,他們會提高復試成績占比。而此類院校,大多不會保護第一志愿考生,因此在選擇報考時要慎重。
看熱度
學校名氣
一般學校名氣比較大的難度會高,尤其是985院校,即便是985院校的不突出專業,985院校的光環也會吸引好多人報考。
比如南開大學的新聞學專業,該專業在新聞學中并不算最突出的,并且這個專業所屬的院系是文學院,并沒有新聞傳播學院,但是每年報考南開大學新聞學專業的人還是非常多。
專業熱門度
除了985名校的名氣,還有專業性強的院校報考對應專業的難度同樣很高。工商管理、會計、法律碩士(非法學)、金融、公共管理等專業由于就業前景很好,所以成為了非常熱門的專業,這些熱門專業直接影響到報考的難度。如果你選擇的院校是這一領域的專業院校,那么難度則會更大。
像中央財經大學的金融學,盡管中央財經大學是211院校,但是每年報考該學校的人非常多,因此競爭很激烈。
在對比不同學校考研難度的時候,還要橫向考慮專業課試題難易度的差異,還有些學校不公開試題試卷,所以還要多方權衡。
選擇考研院校,需要參考多方面因素,不是選的學校越好就越對,而是重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進行報考。
標簽:
2022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