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所自劃線高校考研難度劃分 你考的第幾檔?
來源:網絡瀏覽次數:2462發表于2021-08-05
[摘要] 更多考研復習備考資料,可進考研資料q群自行下載:366757174
如何判斷一個學校的考研難度
如何判斷一個學校的考研難度呢?主要是看三個方面:
其實隨著考研人數的增長,其它非自主劃線院校同樣只是參考國家線來制定自己的復試分數線。
國家線逐漸成了作為調劑的標準,也就是說過國家線并不代表就能進復試了哦。
34所自劃線高校考研難度劃分
考研難度第一檔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第一檔考研難度是最大的,作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兩所大學,不管是實力還是考研難度與其它高校都有著明顯的差別。北大清華不出意外的列入第一擋!
雖然各大高校研究生錄取人數都在上升,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這兩所高校的研究生和其余高校也是有檔次之間的差別的。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所高校研究生錄取人數里,推免生比例都超過了50%,當然這也保證了清北的研究生生源保持領先,不過對于統招er來說有點扎心哦。
2018年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計劃招收75人,擬接收推免生65人,占比87%;教育學院計劃招收40人,擬接收推免生36人,占比90%;工學院、體院教研部、分子醫學研究所、燕京學堂等院系100%招收推免生。
考研難度第二檔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這七所大學考研難度僅次于清華和北大,他們的優勢專業錄取難度很大,不輸于清華和北大。很多都是招收保送生,留給統招生的名額多為個位數。但一些冷門專業有時候也會存在招不滿的情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興趣等去查找一下。
中國人民大學最近4年的推免生數量一直不斷增長,2015年為1242人,占比34.5%,2016年為1419人,占比38.4%,2017年為1566人,占比47.6%,2018年已經達到1650人,占比50%。
據南京大學官網數據,邏輯學、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應用心理學、基礎醫學四個專業的招生計劃在擬錄取推免生時已經完成,之后南京大學將四個專業的招生計劃進行二次調整,為統考生留出一定比例。盡管如此,部分院系推免生比例仍然超過70%。數學系招生計劃為52人,推免錄取39人,占比75%,僅剩13個名額用于統考生競爭,其中應用統計專業100%招收推免生。
考研難度第三檔
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第三檔的高校實力都相差不大,屬于同一層級的高校。對于這一層次的院校,都是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第二的高校,同時這些大學也是報考人數相對較多的大學。這些高校除天津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推免生人數達到50%以外,其余高校保送生招生名額相對較少,留給統招生的名額相對較多,非常適合考生報考
如果你本科是一所211工程高校,考取這些大學的研究生優勢還是很大的。但是現在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也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用心準備哦!提醒大家到時候一定要重視復試。
考研難度第四檔
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
中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這一層次的高校有個特點,那就是都不在北上廣,我們都知道,北上廣這些沿海的城市分數線總是要高些,所以這第四檔就有個“地域優勢”,那就是它們都不在北上廣,所以相對而言錄取難度就低了不少。
不過這些地區大多是二線城市,考研也是選擇就業,所以畢業后的就業地區是同學們重點考慮的問題。但也有一些熱門專業還是競爭很大的哦,大家要慎重!
考研難度第五檔
湖南大學、東北大學
蘭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這一檔次院校報考難度相對較低,在34所自劃線當中算比較好考的。東北大學和蘭州大學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許多專業的競爭程度較低;作為農學優勢院校的中國農業大學,雖然是34所自主劃線院校,但不管是報考人數還是錄取分數線都不及其他985院校;而作為雙一流b類實力高校的湖南大學,一直因為學校檔次劃分而備受爭議,現階段非常適合考生報考。
將34所自劃線院校考研難度大致分為以上五檔,主要是涉及到院校研究生畢業后就業的問題,例如位于北上廣等熱門城市的高校考研競爭會更激烈一些。
而二線城市的重點高校競爭相對小,但并不意味考研難度低的就一定好考,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小伙伴們在選擇高校時一定要認準目標,綜合各項因素做出判斷。
隨著考研人數逐漸增長,其他非自主劃線院校同樣只是參考國家線來制定自己的復試分數線。國家線的參考價值逐漸降低,只是作為調劑的標準,也就是說過國家線并不代表能進復試。
考研競爭如此之大,每年都是“考研人數最多的一年”,越往后越難,尤其是現在各高校開始縮招,名額大多給了保研生,統招生只有幾個名額。
“殺不死我的,會使我更強大”,越是艱難,越是迎難而上,這就是我們的考研精神。
如何判斷一個學校的考研難度呢?主要是看三個方面:
其實隨著考研人數的增長,其它非自主劃線院校同樣只是參考國家線來制定自己的復試分數線。
國家線逐漸成了作為調劑的標準,也就是說過國家線并不代表就能進復試了哦。
34所自劃線高校考研難度劃分
考研難度第一檔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第一檔考研難度是最大的,作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兩所大學,不管是實力還是考研難度與其它高校都有著明顯的差別。北大清華不出意外的列入第一擋!
雖然各大高校研究生錄取人數都在上升,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這兩所高校的研究生和其余高校也是有檔次之間的差別的。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所高校研究生錄取人數里,推免生比例都超過了50%,當然這也保證了清北的研究生生源保持領先,不過對于統招er來說有點扎心哦。
2018年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計劃招收75人,擬接收推免生65人,占比87%;教育學院計劃招收40人,擬接收推免生36人,占比90%;工學院、體院教研部、分子醫學研究所、燕京學堂等院系100%招收推免生。
考研難度第二檔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這七所大學考研難度僅次于清華和北大,他們的優勢專業錄取難度很大,不輸于清華和北大。很多都是招收保送生,留給統招生的名額多為個位數。但一些冷門專業有時候也會存在招不滿的情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興趣等去查找一下。
中國人民大學最近4年的推免生數量一直不斷增長,2015年為1242人,占比34.5%,2016年為1419人,占比38.4%,2017年為1566人,占比47.6%,2018年已經達到1650人,占比50%。
據南京大學官網數據,邏輯學、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應用心理學、基礎醫學四個專業的招生計劃在擬錄取推免生時已經完成,之后南京大學將四個專業的招生計劃進行二次調整,為統考生留出一定比例。盡管如此,部分院系推免生比例仍然超過70%。數學系招生計劃為52人,推免錄取39人,占比75%,僅剩13個名額用于統考生競爭,其中應用統計專業100%招收推免生。
考研難度第三檔
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第三檔的高校實力都相差不大,屬于同一層級的高校。對于這一層次的院校,都是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第二的高校,同時這些大學也是報考人數相對較多的大學。這些高校除天津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推免生人數達到50%以外,其余高校保送生招生名額相對較少,留給統招生的名額相對較多,非常適合考生報考
如果你本科是一所211工程高校,考取這些大學的研究生優勢還是很大的。但是現在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也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用心準備哦!提醒大家到時候一定要重視復試。
考研難度第四檔
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
中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這一層次的高校有個特點,那就是都不在北上廣,我們都知道,北上廣這些沿海的城市分數線總是要高些,所以這第四檔就有個“地域優勢”,那就是它們都不在北上廣,所以相對而言錄取難度就低了不少。
不過這些地區大多是二線城市,考研也是選擇就業,所以畢業后的就業地區是同學們重點考慮的問題。但也有一些熱門專業還是競爭很大的哦,大家要慎重!
考研難度第五檔
湖南大學、東北大學
蘭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這一檔次院校報考難度相對較低,在34所自劃線當中算比較好考的。東北大學和蘭州大學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許多專業的競爭程度較低;作為農學優勢院校的中國農業大學,雖然是34所自主劃線院校,但不管是報考人數還是錄取分數線都不及其他985院校;而作為雙一流b類實力高校的湖南大學,一直因為學校檔次劃分而備受爭議,現階段非常適合考生報考。
將34所自劃線院校考研難度大致分為以上五檔,主要是涉及到院校研究生畢業后就業的問題,例如位于北上廣等熱門城市的高校考研競爭會更激烈一些。
而二線城市的重點高校競爭相對小,但并不意味考研難度低的就一定好考,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小伙伴們在選擇高校時一定要認準目標,綜合各項因素做出判斷。
隨著考研人數逐漸增長,其他非自主劃線院校同樣只是參考國家線來制定自己的復試分數線。國家線的參考價值逐漸降低,只是作為調劑的標準,也就是說過國家線并不代表能進復試。
考研競爭如此之大,每年都是“考研人數最多的一年”,越往后越難,尤其是現在各高校開始縮招,名額大多給了保研生,統招生只有幾個名額。
“殺不死我的,會使我更強大”,越是艱難,越是迎難而上,這就是我們的考研精神。
標簽:
2022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