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暑期復習:如何攻克翻譯盲區
[摘要] 考研暑期復習時強化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考生需要一一攻克各大學習盲區,包括閱讀、翻譯、寫作等所占比重,重要性及能夠提分的項目。對于翻譯而言,雖然是10分或15分的分值,但是重要性卻不低,因此考生要好好復習,加強重視。

考研暑期復習時強化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考生需要一一攻克各大學習盲區,包括閱讀、翻譯、寫作等所占比重,重要性及能夠提分的項目。對于翻譯而言,雖然是10分或15分的分值,但是重要性卻不低,因此考生要好好復習,下面小編就針對翻譯的盲區給大家提幾點建議,希望考生能夠重視。
一、熟記考研大綱詞匯
翻譯遇到難題的第一個難關往往是詞匯。有同學會覺得奇怪,大綱詞匯都已經從頭到尾背得滾瓜爛熟了,怎么把單詞意思往里面放的時候就是湊不成一句完整而正確的話呢?其中有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詞多義和熟詞僻義了。在歷年的考研真題中我們不難發現,一詞多義和熟詞生意是翻譯題型中的一個必考點。這就要求大家平時在后面幾輪詞匯的背誦的時候需要把重心轉移到你貌似熟悉的單詞卻有著生僻的含義上。例如,battery這個詞,大家在初中就學過了,是電池的意思。但是在考研中常常會考察的意思就多了,可以有炮臺、炮位甚至一系列等意思。再來看個例句:I hit a man in a public house and was charged with battery. 正好,charge和battery這兩個都擁有眾多詞義的考研大綱詞匯被放到了同一個句子當中。如果大家分別翻成充電和電池,那么這句話大家的得分一定會是零分。因為這里的charge是指控的意思,而battery在這里是毆打罪的意思。注意,這里的battery是帶有法律領域的概念,大家在背的時候一定不能漏翻“罪”這個字。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翻譯題型對大家對于詞匯的精準把握有著很高的要求。
二、詞根詞綴和“泛化”相結合
如果大家已經坐在考場當中,沒有辦法去看講義或者查字典,而你面前就是出現了生詞該怎么辦?彭老師建議大家可以靈活運用詞根詞綴。在復習的時候我們習慣用詞根詞綴來背單詞,而遇到生詞的時候我們也同樣可以試著用詞根詞綴來猜單詞。比如這樣一個詞,improvistional.根據我們學過的詞根詞綴,大家知道im是否定前綴,pro表示向前或者預先,vis表示看,而tion是典型的抽象名詞后綴,al往往是形容詞或者名詞后綴。根據語境我們可以很快判斷出這是個形容詞,意思直接拼接起來是“不先看”什么的。既然不先看,則一定是即興發揮的。這算是個簡單點的例子了。在2007年的真題中出現的conceive是個更難的詞,本義是構思,但是在原文中顯然不是這意思,我們同樣需要從詞根詞綴入手,ceive這個詞根我們在deceive和receive這些熟詞中已經知道它是“拿”的意思,而con這個前綴顯得比較模糊,可以表示一起也可以表示加強而無實意。那么我們可以結合前后文翻譯為“得到”,這個便是翻譯學中的一種技巧叫做“泛化”,就是當你確定不會翻譯,無法拿捏精準的情況下,把一個具體的詞義上升到一種大而化之的范疇,雖然無法精準表達,但是總體范圍并未超過,則有正確理解的可能。
總而言之,大家首先要記得把翻譯練習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來對待,切不可只因其分值較低而不重視。另外,打牢基礎是根本保證,并配合相應的技巧,相信攻克翻譯盲區不在話下,希望考生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