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名師孫占河經典講義之為新中國而奮斗(一)
[摘要] 本文由政治名師孫占河講解毛中特第三篇 第八講為新中國而奮斗第一節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幫同學門鞏固知識點加強記憶;童鞋們若有疑問可以關注孫占河老師的免費答疑課,孫老師會熱心為大家答疑解惑,指點迷津的。

第八講 為新中國而奮斗
——考點總括及命題指向
本講主要闡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戰爭的過程及其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國民黨反動派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走向失敗的經過與原因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等三方面內容。著重認識廣大人民與民主黨派的民主運動和反內戰運動和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崩潰及其原因等內容。本講命題指向:主客觀題。
第一節 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考點與真題
一、抗戰勝利后的國際國內局勢
抗戰勝利后,世界政治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原來以維持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分別以美、蘇為首的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陣營的對立。
控制中國,成為戰后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日戰爭勝利后,美國取代了日本在中國的地位,在中國采取了“扶蔣反共”的政策。
二、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1.蔣介石在積極準備內戰的同時,又表示愿意與中共進行和平談判,其目的:
(1)以此敷衍國內外輿論,掩蓋其正在進行的內戰準備。
(2)誘使中共交出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以期不戰而控制全中國。
(3)如果談判不成,即放手發動內戰,并把戰爭責任轉嫁給中共。
2.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對時局的宣言中明確提出“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
3.政協的上述協議以及其他協議,還不是新民主主義性質的,但它有利于沖破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和實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國。因而在相當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它激起了億萬善良的中國人對于實現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熱烈期望。
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努力,盡管最終未能阻止全面內戰的爆發,但是,它使得各界群眾增強了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懂得了什么人應當對這場戰爭承擔責任。這在政治上是一個重大的勝利。【1】
真題回眸
【2】(AB,2014年第29題)抗日戰爭結束后,中國共產黨為避免內戰,實現和平建國,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 參加政協會議并維護政協協議 B. 赴重慶與國民黨當局進行談判
C. 在國統區開辟第二條戰線 D. 在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名師詳解
【解析】考點:中共采取的和平建國的措施
中國共產黨為正確所做的努力,有兩件事情:參加政協會議并維護政協協議;赴重慶與國民黨當局進行談判。選項CD是國共兩黨內戰爆發后的事件,故不選。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選項AB。
三、國民黨發動內戰和解放區軍民的自衛戰爭
1.全面內戰爆發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以進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挑起了全國性的內戰。
2.以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
中國共產黨清醒地估計了國內外形勢,堅決認定,我們必須打敗蔣介石,而且能夠打敗他。毛澤東指出:我們能夠打敗蔣介石,是因為蔣介石軍事力量的優勢和美國的援助,只是臨時起作用的因素;而蔣介石發動的戰爭的反人民性質,人民的向背,則是經常起作用的因素,在這方面,我們占著優勢。人民解放軍的戰爭所具有的愛國的正義的革命的性質,必然要獲得全國人民的擁護。這就是戰勝蔣介石的政治基礎。
3.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
(1)明確提出基本原則。為了打退國民黨對解放區的軍事進攻,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必須和人民群眾親密合作,必須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人,在黨的領導下建立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軍事上,必須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
為了打退國民黨對解放區的軍事進攻,中央指出,在政治上,必須和人民群眾親密合作,必須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人,在黨的領導下建立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軍事上,必須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
(2)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在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一年的時間里,人民軍隊處于戰略防御階段。戰爭主要在解放區進行。人民解故軍經過8個月的作戰,殲敵71萬,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國民黨軍改為對陜北、山東兩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從1947年3月至6月,解放軍經過4個月的內線作戰,打退了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并在東北、熱河、冀東、豫南等地開始局部反攻。戰局的發展,從根本上粉碎了國民黨統治集團的速戰速決計劃,并使他們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難以逃脫遭遇滅頂之災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