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辦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切實保障考生自主報考和招生單位科學選拔、擇優錄取,維護公平競爭的招生環境。《通知》稱,今年起,推免名額不再區分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不再設置留校限額;推薦階段招生單位不得與考生簽訂接收錄取協議等;推薦工作統一于每年9月25日前結束。各路專家都對此通知及時作出解析,聲稱利大于弊,但真的利大于弊嗎,新東方在線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研究中心對此持懷疑態度。
《通知》真的保護了學霸的“自主擇校權”嗎?
新東方在線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研究中心認為《通知》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不再設置留校限額,推薦階段招生單位不得與考生簽訂接收錄取協議等”。這句話背后透出了兩層信息:在《通知》下發之前,經常有考生在新東方在線官網中咨詢保本校還是拼一把名校。保研雖穩妥,但名校更具魅力。《通知》下發之后,推免生的這種顧慮將大大減少。新規之下先定保研名額,而后進行推免選拔接收,獲得推免名額的學生,可跳出本校向其他招生單位推薦,較之之前那種確定了保本校之后就不允許學生申請保外校的規定更加人性化、科學化。單從這一層面來看,自主擇校權利加大,但“不再設置留校限額”這一規定似乎又透露出一絲涼意,因為名校的推免生名額是否會為外校推免生留足位置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自主擇校權利是否可以認為是形同虛設呢?這一趨勢有待時間的檢驗。
未獲推免考生的名校夢是否將更加曲折?
首先,《通知》規定,“2014年起,推薦、接收工作在時間上分為互不交叉的兩個階段。推薦工作統一于每年的9月25日前結束,推薦工作結束后啟動接收錄取工作,接收錄取工作統一于每年的10月25日前結束”,而研究生報名多年來一直是以10月31日22:00點為截止日期,這其中存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差,推免外校失敗的考生有著足夠的時間來報名其他院校,同時,他們有足夠的實力來快速備考其他名校。這批原本具有外保資格的同學,必是考研“悍將”,與如此競爭對手作戰,難度必會增加。
其次,《通知》表明推免名額將不再區分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并且不再設置留校限額。此規定或將帶來新的推免狀況:其一,增加專業學位的推免名額,迎合專碩發展;其二,研究型專業將會增加學術學位推免名額;其三,增加推免生總額。其中,推免總額的加大意味著考研錄取人數的減少,“咸魚們”翻起身來將更加困難,學術資源、教育資源的馬太效應將更加明顯。
變革之下,實力才是王道
保研之變,各家言論不一,考生與專家的觀點更是大不相同。但作為想要升級為碩士研究生的同學,都要明白一個道理——實力才是王道。當然,有資格有條件利用各種潛規則的同學無需在此討論。
想要保研到外校就要求你可以超越所謂外校的本校考生;想要在競爭日益激烈,考生名額日漸縮減的碩士研究生中獲得一席之地,考研基地的“咸魚們”就要拼盡全力為自己爭取。只能提早開始備考,只能投入更大的努力來為自己創造翻身到名校的機會。新東方在線的2016考研課程目前已經上線,考生也已經開始投入到考研中來,2015的考生也無需過于擔憂,《通知》剛剛下發,各招生單位保研名額想必還不能發生巨變,考生要以平穩的心態之下更加努力的來復習。
最后,無論政策如何變化,大家始終要相信我們科學有效的輔導加之考試自身努力,就不存在不能實現的夢想。《通知》既如此,再多的牢騷,再多的不解都是徒勞,只有沉默的加油才是自己最有效的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