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年東財會計學考研經驗分享:學渣上東財
[摘要] 我是個很懶的人,但是本著感恩上天讓我順利考上東財會計學碩的心情,還是堅持把我考試一路走來的經驗寫下來,算是對大學四年的總結吧!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在未來的某天也能懷著這樣的心情,寫下自己的經驗為后來人留下些痕跡吧。

我是個很懶的人,但是本著感恩上天讓我順利考上東財會計學碩的心情,還是堅持把我考試一路走來的經驗寫下來,算是對大學四年的總結吧!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在未來的某天也能懷著這樣的心情,寫下自己的經驗為后來人留下些痕跡吧。
我本科學的是國際會計,全英文的,所以中文會計根本沒優勢,平時看都沒看過。初試的時候各科都很好,就是專業課就考了78分,國家線是72分,可想而知我在國家線出來前的心理壓力了。我真正認真準備考研,下定決心去考研是在10月1日的時候,放假的第一天我跟同學一起出去自習,當時還在看高數微積分。3個月的時間我主要的精力都在數學上,英語單詞沒背、作文就看了5篇左右、閱讀其他的都沒有準備。政治聽了任汝芬的最后幾節課,背了他和肖秀榮的四套卷,自己把馬克思原理部分認真學了,其他就沒了。復試的時候,從國家線出來到復試,總共10天的時間,我看書的時間也就8天左右,短時間準備了3本專業課和面試,真的十分緊張,但是結果還好,比預期要好。但是我這樣介紹我自己的基本情況,不是為了炫耀,而是讓大家知道像我這樣的案例根本不適合推廣。這樣潦草地準備一場如此重要的考試,不僅危險,而且心里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其間的焦躁、不安、面對不確定性的痛苦,都是非人的。所以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告訴大家,一定要好好準備,全力以赴!不要抱有僥幸的心理,否則的話你就要像我一樣祈禱好運了。
我考研的經歷告訴我學習一定要扎實,尤其是數學、英語和專業課,數學我考了125分,如果我再有多點的時間可能結果會更好。下面我就簡單講下準備考試一定要注意的幾點:
一、知識只有轉化成自己的,才是扎實的。
我大概花了15天時間把李永樂的復習全書和微積分看完了,做完第一遍的感覺是一頭霧水,沒有太多印象。然后我去跟同學聽了幾節考研班的數學課,我自己把微積分、線代和概率的知識點全部總結了一遍,你要注意在總結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系統性、整體性。系統性就是知識要有個框架結構,大概是從哪個理論推理到哪個結論,這你要明白。整體性就是學習時要前后聯系,這樣也有利于記憶。我有個習慣就是每次學習新的內容時,我都會畫個知識框架,盡量用一個簡單的圖把一章的內容全都概括進去,長期這樣做好處多多。我每次在期末突擊的時候都用這個方法,差不多成績都還行。數學的知識點很多,只有你自己好好總結一遍,才真正算是學進去了。你看別人的總結只能算是借鑒,只有自己付出努力后才會印象深刻,效果才好,這是學習的第一步。轉化成自己的就是能用自己的語言把知識敘述一遍。
二、基本功是好成績的前提。
學英語這東西就是要從聽說讀寫抓起,如果你每次考試都是為考試而考試,這樣不僅痛苦而且結果一般都不太好。我本人英語不太好,高考也就110分左右,而且對語言類的東西不感冒。但是自從我以前看到一個前輩寫的關于英語學習的經驗后,我就徹底拋棄了為考試而準備英語的那一套。我在考托業的時候,準備了15天,前一個多星期每天憋在寢室聽自己在網上買的一本VOA English,一遍遍重復,看著書在跟著讀幾遍,有時還會自己用自己的話重述一遍原文。然后借同學的資料,把句子、單詞背背,再練一下聽力閱讀就行了。最后考了925分(滿分990分),結果還挺滿意,我沒有報任何的學習班,沒有買資料,主要就是把精力全放到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訓練上。如果你現在準備考研,時間充裕,那我建議你每天聽一兩篇VOA,幾個月下來你的聽力肯定很好,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就是培養一種語感。雖然考研不考聽力,只考閱讀,但是這都是相通的。不要重復那種每天苦逼地背單詞做閱讀的行為了,事倍而功半,不僅痛苦還沒效果,更沒意義。畢竟以后出去都要用到英語,基本功扎實了,考試成績是水到渠成,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很少有人能做到,這就是區別。
三、政治靠理解加背誦。
我是理科生,以前政治從來沒有考過高分,所以考前很擔心政治。因此報了個班,最后的沖刺課程對我這種政治學不好的理科生還是有些幫助的,但關鍵還是得靠自己總結相關的知識點和考題,基本上總結出答題的要點有幾條,答題時先說什么原理,再說什么原理,然后再結合材料說。考試時遇到類似的內容都可以扯上去,“要勇敢地答,大膽地答,不答白不答,不答是傻瓜”。今年肖四預測的還挺準,我之前背了一部分,所以成績還行。但是你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期待明年的考試也全被預測出來,這不現實也不可靠。學政治首先必須把馬克思基本原理好好自學理解一遍,這是基本功。考前要根據一些重點自己總結相關的答題要點和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這些的話你在背試卷的時候就不會頭暈了,因為有的時候他們給的標準答案很混亂,順序和重點都有點亂,你要是不顧一切的都背下來,就又事倍功半了。不要盲目學習,要講究方式方法,自己的理解比任何名師的課程都重要。
四、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準備專業課是我最suffer的一件事,因為從沒看過中文的會計書,所以心里又沒底又焦急,最終導致了專業課的滑鐵盧。所以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真誠地發自肺腑地告訴你一定要重視專業基礎的學習,這是我們以后謀生的工具啊!就會計的專業課而言,我沒有發言權,但是我在突擊的時候,還是抓住了知識框架,然后把重點的知識全都背了一遍,把練習冊上的題目做了一遍,就匆匆上考場了。結果計算器忘帶了,成本會計的那道大題沒算出來,你一定要引以為戒,考前認真準備好,才不會出現我這樣大的紕漏。事實證明東財自己出的小本練習冊跟試題沒太大關系,我看到書太少了,題就更少了,現在我還沒找到他們出題的來源,你自己好好找吧。通過看我本人的失敗經歷,希望你能避免這些愚蠢的錯誤。
考研的時候,大部分讀書的時候心思都是散的,只有真正的專注,看書才有效率。這樣想想我們人生除了真正向目標前進奮斗的時間,其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不知不覺中浪費掉了。就我自己來說,我就是把7、8成的時間的都浪費在焦慮糾結上了。在面對不確定性的時候,你只要想好最差的結果是什么,然后坦然上路就行了。最后送每個為考試、為理想奮斗的人一句話:不要去幻想遠方遙不可及的東西,專心做好手邊的每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