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同濟大學管理學概論考研復習經驗
[摘要] 在最開始,先送大家一句話: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嘗試。這是我一個非常信服的好朋友在我決定考研之初告訴我的,我一直記到現在,現在送給大家。我是理工科跨考,字非常難看,背功很差但是專業課考了117(基本是學院高分了)

在最開始,先送大家一句話: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嘗試。這是我一個非常信服的好朋友在我決定考研之初告訴我的,我一直記到現在,現在送給大家。我是理工科跨考,字非常難看,背功很差,但是專業課考了117(同濟管概壓分很厲害,已經是學院最高分了吧)。現在想來,我最大的優點就是我在復習過程中一直非常清醒,對每個階段要做的事都心里有數,重要的是我從來沒有因為要趕進度而去自己騙自己。
一、大概時間線
我是四月份開始看的書,在七月份暑假之前把周書翻了一遍,這一遍幾乎是看了等于沒看,我很傷感。
進入暑假,還是看書,差不多20天又把周書看了一遍。到此為止,大概每天所花的時間就是2小時左右。這時還是沒什么感覺,因為快進入八月份了,開始有點著急??墒沁€是看書,這次算是真正的精讀了,我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閱讀速度,每看一章就略讀對應的基礎篇的內容。其間指導我的學長一直在跟我強調自己整理框架的重要性,所以準備了A4紙,一章一章地抄每章節的大標題小標題。這一遍看完,是我真正開始對管理學所講的大致內容有感覺的時候。但是這時候,離暑假結束只剩10來天了,我匆匆忙忙用剩下的時間看完了尤建新的那本小小的書。看了一遍這本書,發現兩本書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一致的,因為有學長一直強調兩本書同樣重要,心里有點竊喜地覺得任務比想象中減少了很多。
這段時間,我是早上下午傍晚都看數學和英語,晚上保證三個小時的專業課,其實時間是有點緊的。中間還浪費了一個星期時間上政治的輔導班,效果幾乎為零,還打亂了我本來正軌的學習習慣,十分后悔。強調一句,暑假太重要了,能堅持下來每天學習十三四個小時甚至還多的話你就成功了一半,這就是考研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難的關鍵所在。
暑假之后,我又開始看周三多的書,我心里一直有個觀念,我把一本書搞清,另一本書也就不成問題了。這一遍比較慢,因為我開始做題了,做了判斷,單選,多選是最后做的,因為有些難度。同時大致瀏覽了下精華考點,考研的題型也是心中有數了。這樣一個月多又過去了,差不多每天半個多小時做題,剩下時間看書。大概還是保證每天三個小時,這段時間早上到下午兩點做數學,中間雷打不動每天跟同學十二點吃飯(不得不提一句,找研友非常重要,找到一個意志堅定的朋友相互促進是很好的,我很幸運找到了,我的朋友也考上人大金融了),回來在教室睡半個多小時。然后直到五點吃飯都做英語,這時政治也開始了,我在午飯和晚飯前后安排總共三個小時的零碎學習政治,最后保證每天三小時的專業課時間。每天學習多少小時大家自己算。
一下就到十月了,才看了四遍周三多的書和一遍尤建新的書,算一算只剩三個月了。再不背實在是過意不去,找背的方法的過程實在兜兜轉轉換了很多種。中間因為太崩潰在十一月份回了趟家,呆了半個月。我記得差不多十一月份低才整整背完一遍,而且我每天晚上話兩個小時的時間去背。這兩個月我都是把晚上四個小時的時間全部給專業課,做了一遍習題精編上的計算題,開始做一些上面的案例題(60多個,我好像到最后都沒做完,但是這樣做過對案例題也不怎么恐懼了),周書又看了一遍。
十二月份,其實這是我還是非常非常非常擔心我的專業課的,因為我心里沒底,總覺得背了一遍等于沒背,周書沒看夠,尤書甚至只看了一遍!心里又很躁動,周圍的環境也躁動。一個契機讓我找到了竅門,我開始背下一遍的時候把整體管理學的內容分成了十三個部分,每一部分在背之前,哪些是必背的重點,有邏輯地梳理出來。這是我整個專業課復習期間所做的唯一的筆記,每次邊寫這幾頁的筆記邊覺得自己專業課開竅了,話說我迷茫了那么多個月第一次在專業課上感覺開竅了(這種開竅的感覺我在每一門上都有過,我沒法形容,數學也是在做筆記的時候,大概也只做了三十來頁,做筆記千萬要避免盲目地抄而沒有思考;英語是在后期做一百五十篇的時候;),我后面必須詳細介紹下,大家可以借鑒。這一遍加梳理加背誦用最后一個月完成了。把尤書中與周書不同之處找出折起來看,其它就不看了。
最后幾天對照著梳理的筆記背了一遍,又看了一遍計算題就上考場了。大概做了兩份模擬卷,唯一且重要的收獲就是我算好了我考試的時候各個題型大概所能花去的時間,并且我必須看題后馬上開始寫,時間很緊,沒有時間思考。
二、關于筆記
我所做的唯一的筆記就是我在第二遍背誦的時候助我開竅的筆記,有借鑒考研論壇上的某篇經驗帖。我把整個管理學分成十三塊:1.概述;
2.管理歷史人物(特別重要);
3.管理倫理與責任;
4.決策(重要);
5.計劃;
6.戰略(特別重要);
7.組織文化(很重要);
8.組織,人力資源(特別重要);
9.組織變革;
10.領導(突出溝通);
11.激勵 大師的激勵理論(特別重要);
12.控制;
13.創新。
每一塊重點有邏輯地整理下來。
比如 決策:決策的概念,分類,特點,決策在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程序性決策與非程序性決策等等等等。每一塊內容都這樣,從概念開始,不需要抄具體內容,把對應的頁碼標在旁邊就行。這也是我們在考試時的答題順序,我覺得這樣整理過后,腦子里背下的內容是非常有條理的,也是我們考試的答題思路。
很多同學問我考試的時候怎么答的題,我覺得就歸益于這個,有條理有邏輯,且各塊之間可以融會貫通。比如今年考試的一個論述題,貌似是用管理學理論論述關于人事管理的什么東西,我先答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獲取與整合,保持與激勵,控制與開發,然后再一條一條地寫,也就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回憶,根本不需要思考時間。
三、未完成的遺憾
實在沒時間研究真題,真題確實非常重要,可是我甚至連答案一遍都沒看完,不建議大家也這樣。選擇題我并沒有怎么好好研究,我很幸運這次沒有考,但是我覺得今年壓分那么厲害,沒有客觀題拉不開差距是原因之一,后面的同學應該重視選擇題。
四、后話
唯一有效率的學習只有三種:記,背,做題??几叻诌h不是看看就可以的,記背做題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是唯一的途徑,什么上課看書都是時倍功半的。
大家可以多利用零碎時間看論壇精華帖,我不知道你開竅會在哪個點,也許你看著看著別人的經驗就撞上你開竅的點了。每個人適合的方法都不一樣,不可照搬,我只是希望這一篇能助你開竅。建議看到好的帖子打印出來,用記號筆把需要的劃出來,節省時間又容易翻看與牢記。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心理的調節太太重要了,朋友相互鼓勵就很好,每個人都有崩潰到要放棄的時候,你不放棄你撐下來了就成功了。我深刻地記得我十一月初太崩潰了,回家呆了半個月,等20號回來的時候發現只剩40來天了,很多很多事情沒有做。那天早上我在考研教室樓下車庫的樓梯上坐了很久,真的打算放棄,后來打給一個學長,他說,就算考不上也有很多路沒什么可怕的,說了很多很多。那個早上熬過來了,就豁然開朗了。所以崩潰的時候找學姐學長聊聊,什么都會好的,只要你不放棄。
最后,我深深地記得我在考研前一天晚上十點最后一次從考研教室出來的百感交集。我想我真的是把該做的都做了,甚至再來一次我都不知道該做什么了。那種感覺巨感動啊,希望大家也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