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图另类_在线看www_日本成人午夜影院_在线观看av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_国产免费一区

2013年武漢大學新聞學碩考研經(jīng)驗

來源:瀏覽次數(shù):1531發(fā)表于2014-10-31

[摘要] 初試375分,不算高。復試不錯,面試和口試成績都挺高,最終總分(初試加復試)排進了新聞方向的前三名,我自己也挺滿意。考研期間自然有很多想法,對一年來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也都有思考,在這里總結一下,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復試成績發(fā)布下來已經(jīng)兩天了,很幸運的被錄取了。從去年4月份開始到現(xiàn)在,整整一年時間,我的生活重心都是考研。最終能夠如愿以償,當然是很開心的。

說下我的成績吧,初試不算高,375分。復試考的不錯,面試和口試成績都挺高,最終總分(初試加復試)排進了新聞方向的前三名,我自己也挺滿意。考研期間自然有很多想法,對一年來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也都有思考,在這里總結一下,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給大家一點經(jīng)驗教訓吧。

一、是否考研

我是應屆生,沒有面臨過工作的壓力,也沒有參加過工作,因此在是否需要考研這個問題上的看法肯定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大家參考一下就行。我認識的絕大部分人考研的目的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暫時躲避找工作的壓力。我認為這種目的本身無可厚非。但是為了工作而考研之前,需要問一下自己,讀研一定能讓自己有更好的工作前景嗎?研究生招生人數(shù)越來越多,就業(yè)率卻逐年走低,在2010年與2011年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研究生就業(yè)率低于本科生的情況。眾多名校,如北大、武大等,研究生人數(shù)早已經(jīng)超過本科生,研究生學歷已經(jīng)不怎么值錢了。而由于研究生數(shù)量的大幅增加和研究生自身素質的問題,社會普遍認為名校的本科生含金量高于研究生,這使得名校本科生遠比研究生更容易找到好工作。研究生年齡偏大(這對女生來說尤其需要仔細衡量),質量走低,單位又普遍認為研究生眼高手低,這些情況都讓研究生——即使是名校的研究生——在找工作時競爭不過名校本科生。關于這方面的情況,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憋了一年,狠辣地談一談我對文科生考研讀研的看法》。

因此我認為,本科好的,比如985,只要自己實力夠,完全不需要通過考研來為自己增加工作籌碼,直接奔向職場吧~即使本科一般,只要你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個人認為也不需要考研了。更何況在媒體行業(yè),實踐經(jīng)歷遠比一紙學歷重要得多。

如果本科一般,實力一般,通過考研來為自己爭取一個更廣的選擇平臺,我認為是可取的。但這有兩個條件:

1.考名校。研究生那么多,非名校的研究生真的沒有競爭力。

2.讀研時努力學。名校研究生那么多,還有各種海龜大神,沒實力,誰會在意你那一紙文憑啊。拿個武大研究生學歷唬誰呢,滿大街都是……

以上講的都是針對為了找工作而考研時所需要考慮的問題。那如果讀研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工作呢?有些人就是喜歡學術,有些人就是想多三年空閑的讀書時間,有些人就是心態(tài)豁達想無憂無慮再玩三年。如果是上面的三種原因,果斷點去考研吧。

一心想做學術的人,沒得選,必須讀。懷抱學術理想的人是值得崇敬的,那就為了理想拼一把,別后悔。想多讀三年書的人,是為了獲取讀書的快樂,多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去讀研吧,我覺得很棒。想無憂無慮玩三年的人,是心態(tài)豁達的人,在這個壓力山大的年代太不簡單了,去讀研吧,為自己爭取精彩的三年。

有沒有哪位師弟師妹考研是因為愛情?如果這樣的話,考不考,考不考得上,都不重要了:老王和老陳說過,因為愛情,不會輕易悲傷,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如果你都有一份質地堅硬的愛情了,你還奢求那么多干嘛~~把戀愛談好才是正經(jīng)事。跟愛情相比,考研算個什么啊~

二、如何擇校:

這部分仍然只供參考……

選學校是個大問題,每年到9月份甚至10月份換學校的人不在少數(shù),所以大家最好先期解決好這個問題,一方面可以讓復習時有個目標,另一方面也讓自己心態(tài)穩(wěn)定,堅定不移。

我認為考研得去名校,原因上一段已經(jīng)說過了,形勢嚴峻啊,研究僧太多了……

清華、北大、人大、復旦、中傳、武大,這些都屬于學校好,專業(yè)實力也都較強的高校,可以作為首選。不過這類院校考研難度一般較大,要掂量下自己的實力,畢竟一旦沒考上付出的代價還是蠻大的。比如清華,我有同學進了復試,分數(shù)也不低,他報考的影視傳播方向往年只招一個,今年只有他和一個人大本科考了兩年的同學進入了復試。我這位同學被淘汰了,但并不是被人大的那位干掉了,而是因為今年這方向一個人都沒招……清華北大人大復旦各方面都極強,又地處北京上海,相當難考。武大今年實際的錄取比據(jù)說接近1:30。中傳是傳媒重鎮(zhèn),坐擁半個央視,自然也不好考。

我覺得性價比較高的有這樣幾類院校:

1.學校和專業(yè)都還不錯,但是地理位置相對差點。比如川大。

2.學校不錯,是985,但是專業(yè)實力一般,或者專業(yè)實力雖然不錯但受關注度不高,如南大,華科,上交。再次點的有南開之類的。

3.地處傳媒發(fā)達地區(qū)的院校,如中山,暨大。

4.學校尚可,專業(yè)不錯的,如汕大,暨大,南師大,安大。

當然,擇校時候考慮的問題有很多,比如我選擇武大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愛情……其實以后自己想在哪兒就業(yè),想不想回家工作,這些問題都很重要。選學校時不要只抱著名校夢或者只看重專業(yè)實力,比如你想報考武大的時候,你考慮過“湖北及周邊省份的傳媒業(yè)并不發(fā)達”這個因素嗎?我當時就沒考慮到,現(xiàn)在回想起來也不無遺憾。

具體到武大這個學校,今年錄取比接近30:1,地處傳媒不發(fā)達地區(qū),不如北上廣強勢,或許也并不是你的家鄉(xiāng)。可能對于不少人來說,選擇我上面提到的四類高性價比學校會比選擇武大更為理智。

三、準備初試:

如果你確定要考武大的話,就要準備初試了。

先按照時間順序梳理一下吧,我是從3、4月份這樣開始考慮考哪個學校,然后上網(wǎng)找經(jīng)驗貼,買參考書,找?guī)熜謳熃銌柦?jīng)驗,買筆記什么的。這個階段我覺得不用太緊張,重要的不是看書,而是摸清頭緒,知道接下來幾個月大概應該干些什么。

3、4月份我還是以玩為主的,大概到了五一之后才開始逐漸步入正軌,這個“步入正軌”的時間有點長,剛開始看書的時候沒什么狀態(tài),效率低,感覺一整天都干不了什么事情。五月底的時候我把所有的專業(yè)書都已經(jīng)過了一遍,我是本專業(yè)的,所以看起書來不吃力,翻翻也都大概記得。暑假期間抽空回家了10天,那時候真正開始學習了,反正每天就是看書,夏天很熱,幸好所有教室和宿舍都有空調。開學之后我報了一個一周的政治補習班,開始復習政治。從5月到1月,時間完全足夠了,戰(zhàn)線不能再長了,否則會崩潰的……

介紹一下各個專業(yè)的情況吧:

(一)英語

大家都說英語單詞很重要,因此我3月份就開始背單詞了。其實之前的英語考試我從來沒有背過單詞,加上四六級成績也還湊合,四級600,六級540,因此我一開始對背單詞是否管用還是有所懷疑的。不過最后經(jīng)驗證明,背單詞很重要,可以提高閱讀速度以及理解速度,好好背單詞絕對沒錯滴。

我背單詞時用的書是新東方那本亂序版的綠皮書,速度大概是一天一章,我嫌慢,不過后來發(fā)現(xiàn)能保持這個速度就不錯了……單詞從頭到尾背完第一遍后回過頭來一看,基本上什么也不記得,那種感覺真是痛苦。然后我發(fā)現(xiàn)背單詞這種事情,每天復習之前背過的那些很重要,每過幾天就應該把之前背過的所有單詞過一遍,不能等很久之后再看,否則就忘光光了。要想記得住單詞,不在于你每次在這個單詞上花了多久,而在于你一共記了多少遍,遍數(shù)才最管用。因此我從網(wǎng)上找了一個考研亂序版的詞匯表(跟新東方的那本書順序一樣),只有單詞和釋義,每天把之前幾天背過的幾章看一遍,不記得的就在前面劃個勾,最后根據(jù)勾數(shù)目的多少就能看出每個單詞的熟悉程度。這本詞匯表我翻來覆去背了大概有7、8遍,后來還在手機上用“云詞”軟件,將每3章中不認得的詞匯做成一個生詞本,每天用“背單詞”功能復習,效果也挺不錯。

除了背單詞以外,我就做了04年以來的真題,張劍的那本閱讀黃皮書做了一半,錯誤率高的我都不好意思說……除了真題以外,我也找不到什么其他靠譜的材料。不過我英語底子還好,單詞后來背的也算熟,因此閱讀方面沒出什么大問題。今年翻譯題我回答的很爛,不過大家貌似都一樣爛……

我慘痛的教訓在于作文,考試的時候大作文基本就是胡扯的,高一水平,一句話來回繞半天。說起來也是活該,我考前根本沒花什么時間在作文上,懶的連模板都沒背,考試前幾天才看了幾個摸板,作文幾乎沒寫過,得不到分純屬活該啊……

話說今年湖北英語壓分很嚴重。我女朋友英語很好,客觀題部分只扣了3.5分,但主觀題居然只得了19分,可想而知今年壓分多么嚴重。大家考前還是多練習作文吧,不要學我這么悲劇。不要把第一篇作文留到考場上,否則后果嚴重啊~

英語這門課想要拉開很大分數(shù)不大可能,得65分以上的很正常,得到80分以上的少之又少,一般大家的分差都是15分以內(nèi)。不過千萬要及格,武大新傳至少要60分吧,每年死在60分這道坎上的一堆又一堆。但只要過線,英語一般不會拖累太多總分。

(二)政治

我高中是理科生,高二分科之后的政治課全部變成了老師放電影,大學期間除了近代史以外,所有政治課程都被我用來看雜七雜八的書了。因此對于政治書我是不怎么熟悉的,不過我覺得這幾乎沒什么影響,這個東西不靠底蘊,只要按著那個套路說話,把該記的記住就行了,文理科生差別不大。

我直到9月份才開始關心政治,當時什么都不懂,就報了一個七天的政治視頻班,我想的是反正自己看書復習一遍也不會比這個更快了,就報了一個,關于報班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認為可以嘗試下,因為能夠迅速理清楚重點,哲學部分可以理解的更透徹些,也有些小技巧可尋。作為一個啥也不懂的理科生,讓我自己花七天達到這個效果不大可能。

報班什么的因人而異,我見過一堆在課堂上睡著的,那還不如省點錢買東西吃呢……也有不少同學沒有報班,人家照樣考了75+,所以不報班也是不用擔心的。你要堅信:報不報班影響不大,用什么資料也影響不大。重要的是你自己到底什么態(tài)度,有沒有下力氣。

不少同學糾結政治資料什么的,我考試之前也擔心這個那個,后來發(fā)現(xiàn)看紅寶書還是序列一根本半毛錢影響都沒有(可憐的我浪費銀子兩本都買了啊)。考前兩天拼死拼活背的什么肖秀榮,任汝芬,田維彬的預測題大集合(足足100多道大題啊!!)最后居然只壓中了一道半!摔!同學考前短信告訴我的所謂的泄題班預測題什么的連半道都沒押對!更狗血的是當我今年看見各個補習班和各種復習資料的封面時,發(fā)現(xiàn)他們又聲稱自己全中了……真是無力吐槽啊……這些練習題寫寫就好,把大家都寫的那些寫掉背掉就夠了,不用太當真,有一些什么人家看了你沒看了的,直接忽略就好了,不會考的……那到底要買什么資料呢?就買那些大家同一時段都買的那些就行了,從眾,每個階段只要一本就夠了,多買就是浪費錢,賣舊書都沒人要(這兩天擺攤深有感觸啊)。

我政治總共復習了3個月,就是按部就班來的,大家干嘛我干嘛(所以找?guī)讉€一起考研的同學,特別是那種消息靈通的同學一起復習是很有幫助的),沒花多少時間,最有用的資料就是紅寶書、補習班講義和那個著名的1000題,其他資料基本上也都沒看。最后得了74分,也沒有拖后腿,足夠了。哦,對了,記得考完試之后把你背過的都忘掉,然后讀點真東西。

(三)專業(yè)一

專業(yè)一包括大學語文、法律、經(jīng)濟、政治。可用的參考書以及資料為:徐紹建《大學語文》第二版,《大學語文》師兄師姐的筆記,《當代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武漢大學出版社的《法律基礎》。

我只列了三本參考書和一本筆記,相比于其他人列的少多了。我看過論壇里不少人給出了一大堆據(jù)說可以“增值”的書單,我在這里說下自己的意見:單純從考試角度,從那張試卷的角度出發(fā),這些“增值”的書一文不值。

平時看看這些書當然很有好處,實際上那些書一大半我自己在準備考研之前也都看過,確實受益良多。不過單純從試卷拿到高分的角度出發(fā),我奉勸大家還是不用看這些書了。各位大神們給出的要讀這些書的理由是:增強邏輯思維能力,豐富知識結構成為合格的“雜家”,加深眼界開拓視野培養(yǎng)氣質。這些的確很重要,但實話實說,這些工作早在大一就應該開始做了,否則光靠著幾本書也沒什么作用,很多人三年讀下來的書早就能砸死人了,就算不讀這幾本書也照樣有深度有思想。而之前沒讀過什么書的人,這時候再讀這些一方面耽誤時間,又獲取不到考試所需要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讓自己很心急,心態(tài)不穩(wěn)定。因此不如放下,安心準備與考試有關的內(nèi)容。

專業(yè)一的技術含量其實不高,武大放棄新聞史,考察文學、法律和經(jīng)濟的內(nèi)容,初衷可能是為了考察綜合能力,但隨著大家總結的經(jīng)驗越來越多,考試模式與題型設置多年不變,專一已經(jīng)逐漸淪為一門“背多分”的課程。

首先說大學語文,這部分最重要,分值最高,背誦起來難度最大。我復習大學語文花的時間恐怕是最多了,甚至比專業(yè)課還多點,一共80多篇文章,每篇都不能放,即使去年考過的也一樣。每篇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大概為:文章大意、基本背景、文學成就、思想成就、藝術風格、重要特點,還要加上相關文章對比,內(nèi)容還是比較多的。但內(nèi)容雖多,難度卻不大,因為基本只需要悶頭狂背就行了。我在參考書中沒有列出常見的《大學語文導讀》,《中國古代文學史簡編》之類的,因為這些書里常見的內(nèi)容不少師兄師姐的筆記中就已經(jīng)涵蓋了,而這些筆記大多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因此差別也不大,所以找一本比較詳細的筆記,配上最新的大學語文,然后悶頭背就OK了。

背書的時候也有些技巧:

很多人說到考試不考文章釋義什么的,所以連文章都不看,這未免過于功利了。而且如果連文章大意都不懂的話,也不利于記憶。因此我覺得首先應當過一遍教材,每篇文章都看懂。在背書的時候,先記點,不要記那些具體的老掉牙的表述,比如某篇文章,藝術風格就幾點:1.比喻手法;2.象征;3.回環(huán)往復。先把這些弄懂,記住,把每篇文章的小點都記在一個小本子上,大概一篇文章也就不超過10個記憶點,記下來就50個字。做這個工作是有好處的,因為到考前可以迅速的將這些記憶點再過一遍,效率很高,也不會遺忘。之后再記憶那些具體的表述,這個則能記多少記多少,想全部記下來一不大可能,二也沒有必要。考試之前,我的大學語文翻來覆去背了大概有6、7遍,基本上算是記熟了,就算沒記熟,根據(jù)那些小點我也會自己編了……說實話,背誦的內(nèi)容很死板,參考小學課文的句式就行了,很多同學都表示無力吐槽……不過這個過程很考驗耐心,一定要撐住啊,不要心急,要冷靜,要穩(wěn)定,要hold住。然后是法律基礎。我本科時自考了法律,通過了學校的論文答辯,拿到了學位,因此法律基礎還可以,簡單的那些多少都接觸過。

《法律基礎》那本書一共也沒有多少頁,只需要背小標題就可以了。我一直沒管過這本書,大概是在考前15天的時候,網(wǎng)上下載了一份筆記,對照著書花了一天半時間背了一遍,很快就記住了。然后考前8天的時候又過了一遍,然后考前1天,花幾小時再背一遍,然后就搞定了。今年考的題目是知識產(chǎn)權,去年考過,因此大家在背書的時候不要懶了,不管是大語還是法律還是新聞傳播,都不要有“去年考過了今年不會考”這種思想,還是全部背一遍比較保險,反正也多不了幾個東西。

關于經(jīng)濟,我大二讀過一點曼昆的《經(jīng)濟學原理》,平時關于宏觀經(jīng)濟的新聞也都關注了,雖然也不怎么懂……我基本沒有花時間看經(jīng)濟方面的內(nèi)容,因為不知道會考什么,也不知道要看什么,而且經(jīng)濟是專業(yè)性很強的問題,要看懂一本書得花大量時間。因此我就這樣直接上考場的,考試的題目我已經(jīng)忘了,但我記得我大二看的曼昆完全沒用,答題基本都是根據(jù)一些基本知識來編的,我估計重點應該也答到了,別人跟我一起扯也不一定能扯得過我……總之經(jīng)濟這種東西,關注下平時新聞就行了,你總知道經(jīng)濟危機,知道中國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狀況以及基本成因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吧,差不多就夠了。

當代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不一定會考,考了的話也無所謂,復習政治的時候會有相關內(nèi)容,直接過一遍就行了,考查內(nèi)容不會比政治難。總之專一最重要的還是大學語文,技術含量不高,買一份好的筆記,買一本最新的教材,把功夫下夠了,就差不多了。有點法律經(jīng)濟的底子當然更好,沒有的話也不用擔心。我專一得了125分,是我最能拿來吹牛的一門課了……

(四)專業(yè)二

專業(yè)二包括新聞和傳播,各占75分,所有學碩,不管方向,試卷都一樣。我用的參考書為:

新聞部分:李卓鈞《新聞理論教程》,童兵《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李良榮《新聞學概論》,陳力丹《新聞理論十講》。

傳播部分:郭慶光《傳播學教程》(記得買新版!),石義彬《單向度、超真實、內(nèi)爆》,陳力丹《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2011》,陳力丹《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2012》,傳播小王子每年出的那本熱點解析的書。

武大以前給的參考書中有一本李彬的《傳播學引論》,大家都說很淺顯,不用看,所以我也沒看。參考書之外,老師的論文非常重要,一定要看論文。論壇里分享論文的很多,大家自己找一下,也可以直接用校園網(wǎng)去CNKI下載,我個人認為看別人總結好的論文精華效率最高,唐朝才子的帖子里就有一份很好的論文總結,果真是業(yè)界良心啊。

我本科是新聞學的,專業(yè)書當然都看過,所以看起書來不吃力,看一遍都懂。不過跨專業(yè)的同學真的不用太糾結專業(yè)課的問題,新聞傳播的專業(yè)課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簡單多了,每年無數(shù)人跨考,學英語的跨考,學中文的跨考,學管理的跨考,學旅游的也跨考,而且人家考的都還不錯,讓我們這些本專業(yè)的沒臉見人……時常有人跟我說,“啊!你本科是學新聞的啊!那你專業(yè)課肯定很牛吧!巴拉巴拉……”每到這個時候,我心里就仰天長嘯,慨嘆自己學藝不精讓人失望沒臉見人。

我新聞是以李良榮的《新聞學概論》為主干,做了筆記,然后補充李卓鈞、童兵、陳力丹的書,最后按專題做成了一份涵蓋了所有參考書內(nèi)容的筆記,然后就直接拋棄書本,只看這份筆記了~新聞教材上廢話普遍比較多,知識點也都非常相似,比如李卓鈞的《新聞理論教程》里的內(nèi)容,95%都能在李良榮的《新聞學概論》上找到。因此歸納一份筆記很重要,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但搞定了這幾本書并不就是萬事大吉了,一定要重視論文!書上的內(nèi)容很老,武大每年的真題有不少都出自老師的論文,比如單波的那篇《重建新聞客觀性原理》,已經(jīng)被考察過無數(shù)次了,如果這篇論文都沒看的話我覺得不能上考場……關于新聞客觀性、新聞價值這些,大多出自老師論文。而很重要的新媒體部分,那幾本參考書都因為比較老而沒有涉及到,所以只能從論文以及熱點專題中獲取。所以參考書筆記、論文、熱點這三者要并重,不要忽略某一方面。我專業(yè)課考的不算好,回想起來一方面是因為今年專業(yè)課壓分了,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在教材上花的時間過多,到后期想重點看論文和熱點的時候時間已經(jīng)不大夠了。這不是說參考書不重要,但是論文和熱點也很重要,所以大家要吸取我的教訓。

傳播學部分最最重要的就是郭慶光的《傳播學教程》,這本書看好了一大半分數(shù)都能搞定,剩下的基本就是將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問題了,這種問題可以著重看陳力丹的《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系列和傳播小王子的熱點。

《傳播學教程》我看的很細,每一個知識點我都記下來了,哪怕是前幾章和后幾章那些大家覺得不重要的內(nèi)容我都仔細地看了。這本書不用做專題,或者說書的目錄本身就是專題,邏輯性強,知識點集中,看書的時候順著一條線,只要看懂了就可以。因為這本書的考察已經(jīng)很細了,所以大家最好看的仔細點。

我覺得關于這本書的筆記倒是有點可說的,其實我的建議是:這本書不用筆記。我這本書看得很細,5月份的時候我就花了好大功夫已經(jīng)做了一份非常詳盡的筆記了,手寫,精裝筆記本,右邊留空,厚厚的120頁,手都寫斷了,但是由于過于詳盡,導致這本筆記我自己后來沒用上,因為我覺得好像直接看書更方便點啊……這真是讓我欲哭無淚啊,不過這也僅針對我自己的情況,我自己因為看的太細,所以最終只能抱著書看。但是有同學覺得我筆記詳盡,就直接用我筆記了,覺得比看書方便,所以我算是為他人造福,自己卻沒用上什么,還有就是,我后來發(fā)現(xiàn)這本書網(wǎng)上有一份老版的筆記,已經(jīng)很詳細了,還用不同顏色標注了,80多頁,雖然章節(jié)結構跟新版的書有所不同,不過自己下載來改一下應該還是蠻方便省時的。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之后,我更想對天痛哭了。

這本書搞定之后,傳播學應該多看點熱點。在論文方面,傳播的論文價值沒有新聞高,好像數(shù)量也沒多少,所以論文部分可以少花時間。傳播學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很緊密,年年都有讓你用傳播學的相關理論來對熱點事件進行分析的題目。武大反映比較慢,今年考得兩道這種題目都是前兩年的熱點事件了,因此對于這兩年比較火的事件大家都別放過,提前準備比較好。其實這種題目是可以考察出來學生能力的,不同于其他一些題目只要背熟了就好了。想拿高分的話,這部分要重視。

關于《單向度、超真實、內(nèi)爆》,我只在暑假的時候看了一遍,然后再也沒看過,一方面是因為新聞傳播合卷之后一直沒考過,我當時預測今年考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是后期沒時間了。不過考試前幾天,我還是從晚上下載了一份筆記,看了一下重要知識點,以防萬一。好在考試時候也沒有考到。不過回想起來,我不建議大家都這么干,考研風險很大,只要出現(xiàn)一道大題沒看過就基本goodbye了,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家把書里的重要知識點看一遍,不用太細,但重點要看。防止出了題目自己不會,而且真的一點不看的話心里也沒底。

四、初試復習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1.心態(tài)

這一部分最重要了,很多人說考研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這夸大了。考研就是考研,不是戰(zhàn)爭,不會死人,不用流血,更何況直接工作還可能更有利。不管多重視考研,永遠都不要把它當做你生活中唯一的事情,你還應該跟同學交往,還應該談戀愛,看書,看電影,鍛煉身體。要是為了考研透支了健康,丟棄了友情和愛情,拋棄了愛好,那太劃不來了。

考研絕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只是生活中的一個部分而已,并不能決定你的前途。不要有那種“一定要考上”,“考不上一切都毀了”的心態(tài),考不上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干這行的出名的有幾個是靠學歷吃飯的呢,說到最后,還是靠能力。如果輸不起的話,還是別玩比較好。

2.情緒

要有健康的心態(tài),考研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在準備復習的過程中,毫無疑問的會占據(jù)我們生活中絕大部分時間,說完全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只是說自己要理智,要學會面對這種壓力。而因為這種壓力的存在,很多時候我們無法保持心情平穩(wěn),這很影響復習。

每天早上要早起占座位,找不到座位很煩人(我要感謝我的同學每天早上大公無私幫我占座,我永遠起不來……),復習的時候跟女朋友吵架很煩人,單詞背不掉煩人,大學語文記不得煩人,夏天太熱煩人,晚上宿舍外面噪音大煩人……總之會有一系列這種小事情來干擾自己的心情。我也沒有什么良方,因為我自己也深受這些問題的困擾,加上自我壓力比較大,也時常情緒不穩(wěn)定。我只是告訴大家,盡量保持情緒穩(wěn)定,至于怎么保持,我也不知道……

3.筆記

做筆記、買筆記是考研時候繞不開的一個話題,我當然也買了不少筆記,現(xiàn)在自己也想賣兩份筆記來給自己買個Kindle Paper white,我在這里給大家一些建議吧。

自己做筆記的話,我覺得直接用電腦打字就可以,方便排版,看起來也遠比手寫清晰的多。最重要的是,節(jié)約時間。我《傳播學教程》的筆記是手寫的,實在太累了,花了很長時間,手都快寫抽筋了,還是自己打字效率高。頁邊距什么的不用改,默認的頁邊距比較寬大,打印出來后可以在看筆記的時候補充內(nèi)容,蠻方便的。我經(jīng)過了傳播學教程做筆記的摧殘后,新聞的那份筆記就是這么做的,效率挺高,后期真的蠻管用。

如果要買筆記的話,不要淘寶!我的第一份筆記是從淘寶買的,就是那種大量賣貨的商家,花了我400塊,回來發(fā)現(xiàn)價值只值40塊……我奉勸大家還是不要從淘寶上的筆記販子那兒買,他們的筆記都是從師兄師姐那兒買來的,只顧筆記量,不懂考研復習什么的,質量堪憂,價格還很貴。我買回來之后光分類就讓我焦躁了好久,分完類之后還發(fā)現(xiàn)有大量相似的內(nèi)容,不少筆記還還是復印別人的復印版的,根本看不清楚,等于廢紙。還是從師兄師姐那兒買比較好,質量有保證,還可以跟他們多問問考試經(jīng)驗,請教下復習中遇到的問題什么的。

我覺得最有用的筆記就是大學語文的筆記了,可以省去不少功夫,直接背誦。而這門課的筆記大同小異,內(nèi)容都來源于同樣的幾本書,即教材、《中國古代文學史簡編》、《大學語文導讀》和萬能的度娘,大家只要找一份筆記內(nèi)容充實,印刷清楚(最好是打印的,方便看)的,就好了。

新聞學筆記要做,做法因人而異,我自己是以《新聞學概論》為綱,和女朋友一起花了大概一周時間,分三個大專題,每個大專題下再分若干小專題,一共有幾十個專題,內(nèi)容涵蓋了《新聞學概論》、《新聞理論十講》、《新聞理論綱要》、《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而且每段都標明了來源于哪本書。由于內(nèi)容詳盡,所以后期完全依賴于這份筆記了。邊距比較大也適合看補充論文上的內(nèi)容。

傳播學筆記我說過,我自己做了,但是后期并沒有用上,是直接看書的。如果大家想要筆記的話,可以先下載一下網(wǎng)上的電子版,那個我覺得已經(jīng)不錯了,再自己改改就好了,不用再花錢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一区二区 |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 aaa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播放av66 | 欧美精品久| 大rb狠狠地给你这y荡的视频 | 欧美成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日韩av一级片 | 天堂影院在线观看mv | 久一视频在线 |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国色天香 |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樱花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黄色成人 |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中文一区在线 | 亚洲 成人 av |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国色天香 | 日韩欧美第一区 | 国产日韩aaaa片毛片 | 免费一级淫片日本高清视频一 | 18黄男人女人色www |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八 | 日韩av在线网站 | 中文字幕第十页 | 欧美成人黑人xx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一级大片 | 日韩中文欧美 | 国产毛片高清 | 在线观看一区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 亚洲综合国产 | 亚洲免费看黄 | 麻豆网站在线看 | 日韩在线视频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