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研之路的那頭走到這頭,特別是復試之后,強烈感覺考研是一個心累的過程。心累。
首先介紹一下我自己的情況。本科就讀于天津的一所普通二本,專業(yè)園林(一個與文學沒有關系的專業(yè));大學期間同時學習了天津大學的第二學位------商務管理(還是一個和文學沒有關系的專業(yè));本專業(yè)的園林設計圖和周末的第二學位學習充實了我的大學生活,但也讓我在去年準備跨專業(yè)考研的時候沒有一點兒優(yōu)勢,因為太充實而沒有多少自己的時間。大學期間沒有任何和文學相關的課程。高中學的是理科。
大學是一個逐漸認識自己的過程,我不認為大學就應該學到多少專業(yè)知識、參加多少校園活動、得到多少獎項。區(qū)區(qū)四年大學生活只是我們幾十年人生的幾十之一的時間,這樣一個短的時間能徹底了解自己也算是有所成就了,可悲的是很多的人于自己而言還是一個陌生人。我熱愛自由、熱愛自然、熱愛生命。性格比較散漫隨和。園林專業(yè)的繪圖、修圖、遭人催促的工作前景讓我從大二開始考慮轉行;爾后學習商務管理專業(yè),發(fā)現(xiàn)自己實在是對職場生活不甚向往;于是新的選擇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
2013年3月開始考慮考研,直至10月份才正式定下南京師范大學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期間考慮了南昌大學的廣播電視藝術學和現(xiàn)當代文學、華東師大的現(xiàn)當代文學。這幾所學校的教材有重疊的部分。),期間只看過一遍洪子誠的《當代文學史》和一遍錢理群的《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真正開始早出晚歸是是8月12號。開始是比較晚,但是一旦開始就不給自己松懈的時候,考研這種事情對自己狠一點是沒有錯的(8、9、10月每個星期休息了一晚上作為整頓內務的時間,11、12月全周沒有休息時間,跟陀螺似的連周轉,每天6:20起床,中午不回宿舍,直到晚上10:30)。南師指定的文學史專業(yè)書有四本,另外兩本是朱曉進院長編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下冊)。在初試之前,這四本書總共過了4遍,自己做的筆記總共過了3遍。
A9月份第一遍大致了解了一下文學史的內容,開始做筆記,但發(fā)現(xiàn)做的筆記不夠好,于是全部廢掉重來,結果重來了好幾種筆記,自己仍然不滿意,就這樣第一遍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沒有留下有用的筆記(順便說一下,第一遍不適合做筆記,然后最好以考上的學長學姐的筆記為參考),晚上睡前看了一些作品,到11月份的時候高永年老師的《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選》看得差不多;
B10月份開始文學史的第二遍,這個時候結合了真題、《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指導》、現(xiàn)當代文學教案和核心考點(跟學長買的電子版的)、《現(xiàn)當代文學考研復習指導》(大概是這名兒,書上有很多的簡答、論述、名詞解釋)做筆記,一直到11月中旬,每天上午和晚上都在弄文學史,下午在看英語,政治晚上看一小會兒,文學評論完全沒管。這段時間做筆記做的很辛苦,因為要對照包括文學史在內的五種資料,每天最少做了6000字的筆記,到初試前夕,文學史筆記大概100000字,共187頁,手都差點兒廢掉。10月份主要用在了《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上,11月花了半個月解決了《當代文學史》(《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下冊)是和這兩本教才同步的)。從10月份開始每天早上讀一個小時的筆記,在初試之前背過3遍;
C11月中旬開始第三遍,主要是理清文學史脈絡,作為一個門外漢,這個時候文學史內容也知道的差不多,就是不能連起來。于是邊看文學史邊嘗試縱向連起來,到12月初的時候感覺心里清楚很多了;這個時候最大的壓力在文學評論,因為之前我一心都在文學史上了。11月17號開始準備文學評論,從南師的文學評論模式到歷年試題,再到文學評論方法,以及詳細的詩歌、散文評論范文和方法,包括南師老師可能的偏愛點,耗費了一個半月(當然這對于從暑假就開始準備文學評論的同學來說時間太短,當時我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壓力特別大,每天心燒的難受),到初試前寫過兩篇真題的詩歌文學評論(太少了),看過100多篇專業(yè)文學評論文章,總結了24頁的文學評論筆記和一些電子版的評論文章;
D12月份進行了文學史的第四遍,這個月不再怎么背文學史了,基本是隨便翻翻、加深印象,然后有時候默想連不起來的時候就會重點記一下,開始試著根據真題自己給自己出題(南師特別喜歡做縱向的比較,跨度比較大,所以理清脈絡太重要),名詞解釋是百度的、才開始背,考前前兩天還在背名詞解釋。這段時間開始自己簡化文學史,用幾條軸線和少量的文字貫穿現(xiàn)當代文學史,然后還是加強背誦了真題(就是10月份做筆記的時候弄好的答案)。這個月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文學評論了,是壓力最大的一個月,所幸初試文學評論考了130分,這也可能是在短時間內找到了評論技巧的原因吧。
E1月4號和5號走進考場。4號政治考的不錯,提前交卷了;下午英語自我感覺良好,后來不小心看到了空間何凱文老師發(fā)的答案就快哭了,心里知道英語被自己搞砸了,晚上回來也沒有心思看文學史了,怎么都看不進去。5號帶著悲傷的心情去考專業(yè)課,上午是文學史,拆開信封一看題,發(fā)現(xiàn)還可以,只是增加了兩道論述、一道簡答,減少了兩個名詞解釋,當時沒有細想題量的變化,結果名詞解釋寫太多后面的論述和簡答就沒有時間了(后來人謹記)(如果合理安排時間,文學史絕對不止120,很多東西知道但最后寫不出來了),期間手指破了、寫字的速度降下來了(心里更加焦急),考完出來感覺一般。下午是文學評論,當看到是詩歌的時候就心安了一點點,要求是1400字,我寫了2200字,正好到交卷的點兒。感覺還可以,不過因為不知道南師老師的評分標準,所以還是很忐忑。
F后記:初試只是心累的開始。三跨考研的經歷確實刻骨銘心,期間的辛苦和壓力只有自己明白。我是幸運的,跨過初試和復試,現(xiàn)在終于踏進了南師,所有的辛苦值了!因為自己曾經經歷過南師現(xiàn)當代考研的折磨(在論壇上幾乎找不到可以聯(lián)系上的前輩,一些信息也是非透明的),我非常理解需要幫助的孩紙。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幫助。祝福15現(xiàn)當代的學弟學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