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考研人數兩連降不代表考研持續降溫
[摘要] 雖然報考人數接連下降,但記者采訪發現,大學生的考研熱情并未減退。據了解,近年來高校畢業生數量屢創新高,嚴峻的就業形勢是考生最主要的考研動機。
第一時間獲取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 @考研大事件 全國研考昨日結束,我省10萬考研大軍從全省20多個考場中結束戰斗。盡管我省研考報名人數出現“兩連跌”,但當前就業市場上對應聘者的學歷要求大多仍是研究生起步,有學生吐槽“就連中職和鄉鎮中學招一名老師也都要求是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碩士已然成就業起點。有專家直言:研考熱度并未隨著報考人數的減少而降低,相反或將持續升溫。 參考人數“兩連跌” 不代表考研熱降溫 據了解,湖北省參加2015年碩士研究生考試人數為101808人,比上年減少75人,減幅為0.07%。2014年考研人數為近5年來首次下降,2015年則為第二次下降。另據教育部數據統計,今年全國的報考總人數為164.9萬人,比去年減少了6.5萬人,降幅為3.8%。 雖然報考人數接連下降,但記者采訪發現,大學生的考研熱情并未減退。據了解,近年來高校畢業生數量屢創新高,嚴峻的就業形勢是考生最主要的考研動機。昨日的兩場考試結束后,記者在武漢大學考點隨機采訪了20名考生,其中11人是為了增加就業競爭力而選擇考研,6人是想在本專業上繼續深造,其余3人則是聽取了家人建議。“現在很多好單位的招人起點是研究生,即使是名校本科生也不像往年那么吃香了。”武漢大學大四學生趙盼說,已經畢業的師哥師姐告訴她,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挺嚴峻,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學歷要求也逐年在變,招聘會上幾乎過半單位都要求有碩士文憑。“我們班除了出國的,已經聯系好單位的,其余幾乎都參加了研究生考試。”趙盼說。“報考人數的下降,并不能說明考研在降溫。”武漢工商學院招就部常務副部長朱宜表示,今年各校保研名額的增加,使部分學生通過推薦免試的渠道直接升學。另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本科生選擇出國讀研,也對報考國內研究生的數目有所沖擊。“不能簡單地通過數據增減判斷考研熱度。”朱宜分析說,多數學生讀研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就業條件,因此,從就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趨勢來看,考研熱還會持續。 推免不限留校名額 研招“掐尖”或更激烈 今年教育部出臺新規,推免生不再設置留校限額,有分析認為,不再限留校名額政策開閘,使高校中優秀的本科畢業生獲得更多的機會選擇更好層次的高校讀研,而為了獲得優秀的生源,各高校和研招單位將上演更為激烈的“掐尖戰”。 從全國考研報名人數變化情況來看,從2014年以來出現了兩連跌,釋放出生源緊張信號,各高校和研招單位早已在研究生報名考試時就上演生源搶奪大戰。而推免政策名額開閘,不再限制留校名額,一些高校為了招收高質量的外校研究生,早早給予外校優秀學生承諾,吸引他們選報本校,高校搶奪推免生的“掐尖戰”或將愈演愈烈。 根據多所高校的推免政策,學生申請時間通常在本科畢業前一年的9月底結束,而高校考查和篩選學生則應在此之后。但不少高校早在暑假期間甚至在五六月時,就提前開始啟動校外推免,開始向外校優秀學生拋去“誘餌”,私下簽訂協議。有媒體報道稱,部分高校為了留住這些優秀學生,將這些行為視作不守規矩的“惡性競爭”,呼吁高校間“掐尖戰”規范運作,還學術和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