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分管科研的新任副校長湯濤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今年9月南科大將迎來首批聯合培養的研究生。同時,南科大也正在全力以赴向教育部申請自己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平臺。
湯濤是優秀的數學家,此前在香港浸會大學擔任講座教授、理學院院長,曾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甫一上任的他挑起大梁,為南科大申請研究生招生權、籌建研究生院、建立數學系等奔忙。在南科大,他和他的同事們正努力進行一場以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為目標的科研與教學改革的實驗。
記者:您此前一直在香港高校工作,怎么想到加盟南科大的?
湯濤:我的工作經歷很簡單,在加拿大工作了9年,香港工作了17年,南科大是第三站。這對我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首先,我對陳十一校長的辦學理念非常認同,他的理想是辦一所扎根于深圳的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研究型大學,在這一點上我們志同道合,我相信陳校長有能力使南科大邁出飛躍的一步。另外,深圳這座城市也在呼喚一所國際一流大學,深圳有這個實力,而市政府也非常重視教育。所以這里有好的發展教育的大環境。
記者:您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湯濤:組建南科大研究生院,南科大現在最迫切的問題就是要有自己的研究生。我們講建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如果沒有研究生培養平臺,那么都是空談。你很難吸引到一流的科學家,即使吸引過來了,團隊也很難堅持下去。
我們現在是多條腿走路,正在全力以赴向教育部申請自己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平臺。在沒有這個平臺之前,將嘗試以和境內外大學合作的方式聯合培養研究生,以解決我們的燃眉之急。當然,這只是臨時的辦法。
記者:聯合培養研究生具體是什么形式?預計何時能招生?
湯濤:目前,我們已經和四五所高校達成基本合作意向,預計半個月內會正式簽約,其中1所為美國高校、3所香港高校,與澳門大學的合作正在談。這樣的話,今年9月1日,我們就會有少量研究生了,明年的招生會相對多一些,這些主要針對博士研究生。學生在境外高校學習一到兩年,大部分時間在南科大做科研。
當然這遠遠無法滿足南科大的科研需求,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盡快拿到國家的研究生招生資格,我們迫切需要一個完善的研究生培養平臺。這是南科大走向一流大學的重要保證。
記者:向教育部申請的研究生招生權什么時候能批復?
湯濤:我們正在積極申請,這需要一個過程。同時,我們需要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引進將才。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要有足夠多的大和尚,然后再根據他們的構思把廟蓋好,把廟建大。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引進一批一流的人才。比如,我們要建一流的海洋系,就需要把世界頂尖的研究海洋的人才挖過來,之后才能真正啟動這個系這個方向;只有世界一流的計算機將才加盟后,我們才能真正啟動計算機學科的建設。這個不能急功近利;但要通過宣傳深圳科技創新的成就,通過宣傳南科大創建一流的理念,盡快招攬天下英才加盟南科大的發展。
記者:“大和尚”們找得怎么樣了?
湯濤:數學系我們把著名數學家夏志宏請了過來,他1988年在博士論文中解決了近百年懸而未決的潘恩勒夫(paulpainleve)猜想,當時才26歲,30出頭就擔任美國名校西北大學的正教授,是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首批“千人學者”。由他來組建數學系,數學系成為一流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另外一個是著名環境科學家鄭春苗教授,也是“千人學者”,2009年獲美國地質學會水文地質杰出講席獎,1998年獲美國地下水協會頒發的johnhem杰出貢獻獎,這些都是水資源領域最重要的獎項,他最近全職加盟了南科大,并為我們組建環境科學學科,也使得我們在這個方向有了高起點。
請到合適的領軍人才,不僅能把學科建設好,他們的加盟也能吸引到更多優秀人才。我們希望這樣的“大和尚”今年內能有10個,我認為如果南科大的“大和尚”能達到50個的話,學校就非常有希望成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了。
記者:這些一流的教授會給本科生上課嗎?
湯濤:當然。以剛剛組建的數學系為例,我們的講座教授、知名學者都要去給本科生上基礎課,包括夏志宏教授,我本人也會在今年9月份給大一的同學們上高等數學課,這也是我工作25年來第一次正式在祖國的講臺上給大學生上基礎課,很期待。
我們希望把最有經驗的老師用在大一大二的基礎科上,讓學生打好基礎。在西方,也是如此。一年級的學生是一張白紙,有經驗的老師會懂得如何把好學的孩子引進科學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