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作為考研熱門專業之一,每年報考人數眾多。現在,心理學專業課備考復習已經進入了核心復習階段。但很多同學都不知道復習時間如何規劃,復習重點是什么。下面老師為報考心理學的同學詳細解析一下心理學考研未來半年的復習時間規劃。
一、7月至10月上旬
這個階段主要是精讀所有的參考書目,并且整理系統的筆記,如果報了輔導班的話可結合輔導班資料一起復習。
1、將認知心理學通讀一遍,達到理解的程度,其中有很多內容可以普心上的內容進行補充,沒有時間可不看。
2.將《西方心理學史》通讀一遍,主要看一下大的心理學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觀點、歷史作用,評價),其它參考書如普心,發展,教育心理學里面的理論流派方面的知識和這些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角度不同,所以要變通,綜合,在回答問答問題時也可以綜合一下。
基本理論部分:
1、普通心理學(彭聃齡版),必須要看得仔細,并形成較為系統的框架,有時間可以翻閱其它普心的書,看看有什么不同,有必要的話可以加到彭的書上。
2、教育心理學要背的內容比較多,看的時間注意整理一下,其中不少內容和普通心理學上的是交叉的,注意補充著看。
3、發展心理學(林崇德)和兒童心理學(朱智賢)分值較少,內容也相對簡單一些,但內容比較零散,注意總結整理一下,需要記憶的東西也比較多。
研究方法部分:
1、 實驗心理學(楊治良)
實驗心理學主要部分就是實驗設計和心理物理法部分,所以這部分復習時要看得透徹,其它的部分,可大體看一下,主要準備一些小的實驗設計的題目;另外看一下《心理學研究方法》(董奇)中實驗設計和實驗評價部分。
2、 統計(張厚粲),可能難一點,堅持看下來,這即是重點也是難點,有很多看不懂的也很正常不用擔心。
3、 心理測量(鄭日昌)
重點是信度,效度部分,其它的也看一下,根據輔導班內容掌握。
二、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
這階段主要是結合一定的題目,查漏補缺,并進行系統的記憶參考書目內容,這一階段主要的參考都基本能看完了,可以適當看一下其它作者的書,把覺得更好的部分加到原來的參考書上,讓原來知識更系統,豐富。在補充的過程中也要一定的主次,普通心理學,實驗和統計是重點,教育心理和測量也可以適當補充一下,可以不用再買其它參考書,主要是利用圖書館和書店,每周抽出一定的時間到圖書館和書店看一些自己沒有買的參考書目。當然這些必須是建立在自己原有的參考書都復習比較好的基礎上的,如果原有的參考書目沒有復習好,可以先不用看別的,或者 減少用在其它相同參考書上的時間。
三、12月上旬至考前
沖刺階段,一方面保持好已記住的內容,這階段主要是把已記憶的內容保持好,另一方面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段時間大家都比較浮躁,總覺得自己復習的不好,調整好心態比較很重要。在保持階段,復習某一部分時,不要先看書,自己先復述內容,復述不上來的,再看書,復習時也要有階段性,以章節為單位。